在下游对设备商的利润挤压作用下,来自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也逐渐加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国内诸多制造商的业绩增长,例如风电机组所用金属铜的国际采购价格就在近一年时间里上涨了近30%。
在原材料和下游开发商的双重“挤压”下,风电设备制造商盈利空间不断被压缩。国内三大风电设备制造商金风、华锐和东方电气(600875)自2008年开始,净利润增长率一路下滑。华锐风电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为50.86%,较2009年下降150个百分点。金风科技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也同比下降60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增长率告负。而一些中小设备商更是受挫,天奇股份2010年风电叶片业务收入为-7398万元,较2009年大幅降低553.86%。
生存扩张 加速现金流紧张
层层重压下,风电设备制造商纷纷各显神通寻求成本的理性下降之道,一方面,设备厂商加速规模扩张以摊薄单位产品成本;另一方面,整机制造商纷纷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以期控制成本,同时拉动订单增长。
金风科技、华锐风电、湘电股份(600416)和中材科技这样的风电设备厂商近期业绩指标中的突出一点,就是存货大量攀升。以华锐风电为例,其今年一季度存货为105.62亿元,2010年全年的存货更是达112.14亿,较上年增长43.5%,比2008年增加两倍多。尽管华锐风电在报告中指出公司存货量的增加是风电场通常在每年下半年开工,公司为确保届时产品需求量的上升,必须保证一定的存货量。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存货的积压意味着过剩产能的存在,前两年风电场装机大干快上时“排队等设备”的局面已成过去,而且随着国家近年来对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整顿,以及未来五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步伐的放缓,设备市场的有限容量很可能难以适应产能快速释放的节奏。一些公司单纯扩充生产规模而产生的庞大存货数字,能否被市场及时消化,存在极大的变数。
近年来,风电设备商开始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力度。金风科技今年以来就动作频繁,先是增资1.65亿元给其目前100%控股的协鑫风电(江苏)有限公司,以确保今年内公司风电叶片自给率达到50%。4月19日,金风又参股中国北车(601299)集团孙公司西安捷力电子公司,以获得1.5MW风力发电机定子500台的年生产能力。此外,金风科技近年来还接连参股了江西金力永磁以及西安国水等产业链相关零部件企业,通过风电设备全产业链整合,以期控制成本和产品质量。
华锐风电利用自身设备制造龙头的优势,不断加大对诸如大连起重成套设备、昆山华风风电叶片和瓦房店轴承集团等公司的关联交易力度,其从大重成套采购的风电零部件数量占全部采购量的比例在2009年就达到近50%。
事实上,金风科技产业链扩张并未局限于上游产业,在下游风电场投资方面也屡有斩获。金风科技旗下北京天润能源投资公司主营业务就是在各资源区进行风电项目开发。截至2009年底,天润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30万千瓦,成为风电开发领域最大的民营企业。这种“以资源换订单”的模式,除金风外,湘电股份、华仪电气(600290)等设备制造商也在尝试。分析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该种模式在延伸产业链条,拉动风电设备销售量的同时,也让很多企业通过溢价转让手中风电场项目而动辄坐收数十亿元收益。
然而,企业在追求规模效应和产业链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财务的紧张。华锐风电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19亿元,比年初减少3亿多。金风科技今年前三个月现金流更是创下-39.2亿元,比年初骤减超过40亿。两公司2010年的应收账款分别为89.7亿元和7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60%。两公司均称,现金流净额骤减的原因在于采购相关部件的预付款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现金流净额的减少对应的是存货的大幅攀升,而应收账款的增加则加剧了资金流的紧张程度,这些都源自于生产规模扩张,产能却得不到有效释放。加之产业链整合的巨额投资,客观上又会让公司本已紧张的资金链“雪上加霜”。
拐点隐现 或迎来理性增长期
事实上,设备制造厂商生产规模过度扩张而导致的产能过剩“阴影”,始终困扰着业界。风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周涛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如果说前两年的产能过剩只是暗潮涌动,那么,从风电设备龙头企业去年以来的业绩持续走低情形可以看出,这种暗涌已经外化,并开始直接影响企业生存和产业发展。
周涛表示,这一切的背后都预示着一个基本趋势:以2010年为标志,各风电设备制造厂商普遍告别了以往业绩的快速增长态势,转而进入到业绩下调期,中国风电产业市场“拐点”已现,将告别产业发展初期的高利润时代,转而回归到理性增长期。这将一方面考验龙头企业保持业绩持续增长、引领行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将加速中小企业的退出进程。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权威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涉足风电设备整机制造的厂商约有80家,而其中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市场份额已超过60%,产业已经高度集中。周涛指出,事实上,这80家厂商中真正有样机下线的只有38家,更多的还处于买图纸组装阶段。
龙头企业尚且利润不保,中小厂商发展更是堪忧。天奇股份下属天奇竹风叶片厂去年净利润为-648万元,负债3366万元,资产负债率近65%。周涛表示,这一类企业通常处于国内风电设备制造领域的第三梯队,天奇股份这样的企业尚且还可以靠公司其他业务收入来支持风电设备业务,而一些以风电为主业的公司未来发展可能将举步维艰。事实上,在2010年一年时间里,国内已有近10家企业退出了风电设备制造业务,如高调宣布退出的哈空调(600202)、默默退出的南通锴烁风电设备公司。
周涛表示,这种产业退出潮或将在未来一到两年时间里成为常态,而留存下来的企业可能就是一些不断壮大起来的风电装备集团。“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就需要扶持有实力的企业集团不断涌现,这样既可以为公司积攒雄厚的资金实力,又可以增强与下游风电开发商的议价能力。”周涛表示,到那时候,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才能真正既做大又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