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获悉,近日,通用电气旗下叶片制造企业LM Wind Power提出一项在丹麦裁员约三分之二的提案,该国90名员工中约60人可能受到影响。公司表示,此举旨在应对“充满挑战的市场条件”,以使运营更适应当前市场动态。目前,LM Wind Power正与员工代表展开协商,最终决定将在流程完成后公布。若裁员落地,公司承诺为受影响员工提供支持。
LM并非近期唯一收缩业务的国际风电企业。几乎同一时间,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宣布计划在2025年底前裁减约900个办公室岗位,其中丹麦地区将减少190人。这已是维斯塔斯今年第三次公布裁员计划:4月因V136叶片减产在德国和丹麦分别裁员500人与90人;9月又在丹麦多地裁员71人。
更深层的行业震荡体现在更多欧洲风电企业身上。丹麦开发商沃旭能源于2025年10月宣布,拟在2027年底前裁减2000个岗位,占员工总数四分之一,其中2025年第四季度将率先裁减近500人,丹麦本地约235人受影响。公司指出,美国市场成本飙升、供应链瓶颈与政策不确定性是裁员主因,未来业务重心将回调欧洲。
同一时期,西门子歌美飒也启动全球重组,计划裁员4100人,占总员工数15%,涉及德国、丹麦、西班牙等多个核心厂区。该公司坦言,业务量下降及非核心市场收缩是调整的主要原因。
结构性困境凸显,欧洲风电面临转型阵痛
本轮裁员潮呈现出两个显著趋势:一是地理上高度集中于欧洲,尤其是传统风电强国丹麦;二是企业普遍将原因归结为“适应市场动态”。这与东方市场——特别是中国风电产业在设备制造、装机速度与人才需求方面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全球风电产业格局的深刻变迁。
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叶片、塔筒、整机等环节已形成显著产业链优势,并加快拓展东欧、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另一方面,欧洲风电项目受审批缓慢、通胀压力及政策支持不确定性制约,增长动能减弱。产业重心正从欧洲向更具成本与制造效率的亚洲地区转移。
如果欧美风电企业不能加速推进供应链优化、产品标准化与成本控制,未来或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挤压。全球风电行业正在一轮剧烈的调整中,寻找新的平衡点。
掌上风电编后语:裁员背后,是可再生能源浪潮中的一轮产业洗牌。欧洲风电曾以技术引领全球,如今却在成本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收缩战线。东方制造的崛起,不只是价格的竞争,更是全产业链协同与规模化效应的体现。面对气候目标,全球风电产业需要更开放、更高效的协作——但在这之前,一场关于技术、市场与生存的自我革新,已不可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