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1月8日,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首根海上风电管桩在天津基地成功下线,标志着该公司在拓展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也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自主化注入了新动力。
这根即将“扎根”海底的管桩直径达7米,高度70米,总重量超过800吨,是支撑海上风电机组的核心结构件。作为中车兰州公司实现“海工产品全业态开发”的关键一步,该管桩采用低合金高强度船用钢板制造,板材厚度更大,表面处理达到Sa2.5级冲砂标准,涂装工艺严格匹配ISO12944标准中的腐蚀环境要求,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与结构稳定性。
此次管桩生产的天津基地,是中车兰州公司与太重(天津)滨海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深度协作的成果。基地拥有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00余台套先进工装设备,并享有便捷的码头资源。该基地不仅具备25MW级塔筒、直径12米单桩、百米以上大型导管架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还拥有海上升压站建造资质,展现出强大的海洋工程综合实力。
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志祺表示,海上风电管桩的成功下线,填补了公司在海上风电基础结构件产品上的空白,拓展了风电产品种类与序列,也象征着企业初步具备了应对深海、高盐、复杂地质等苛刻环境的技术实力。
作为中车兰州公司推进“两海”战略、构建“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新格局的重要举措,该管桩的下线不仅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跨越,也为我国海上风电迈向深远海、实现规模化开发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掌上风电编后语:从轨道交通到海上风电,中车兰州公司此次管桩下线,不仅是企业多元发展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国制造向“海”图强的真实写照。随着更多企业加入海上风电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我国海洋工程产业链正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未来,期待更多“中车造”深嵌蓝海,托起中国海上风电的壮阔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