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达2112.7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85.6%。过去十年,两国贸易结构悄然生变:铁、煤等传统资源虽仍是基石,但绿色贸易正快速崛起。据中电联统计,近五年来,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在澳大利亚的风电和光伏项目累计投资已超5亿美元,为当地持续注入绿色动能。
“中澳自贸协定不仅创造了稳定健康的营商环境,更推动绿色合作成为双边贸易的核心环节。”吴凯在论坛上指出,“在绿色科技引领下,绿色经济正为中澳贸易创造新价值。”

作为这一趋势的践行者,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市场已深耕16年,累计实现新能源装机超2.1GW,待装机和中标容量合计达3.9GW。从首个获得澳大利亚电网并网许可的中国风机厂商,到建设南半球最大在运风电场,再到落地全球首个直流风储示范项目,金风不仅参与,更在多个关键节点推动了澳大利亚能源转型的进程。
在澳大利亚推进“绿色矿业”的背景下,金风科技将风电与储能技术融入矿区供电系统,已在Kathleen Valley、Tropicana等六个矿业项目中实现应用,既保障矿山运营稳定,也助力碳减排,为绿色金属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除了项目开发,金风也持续推进本地化运营,在澳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与解决方案工厂,构建起完善的本土供应链,并以本地员工为主搭建团队。在ESG领域,金风与高校合作建立风能技术实验室,在风电场启用鸟类飞行监控系统保护濒危楔尾鹰,并通过社区基金投入约200万美元,全方位融入澳大利亚的能源转型与社会治理进程。
“我们与澳洲的合作不限于提供绿色装备,更着重打造‘整体解决方案’。”吴凯强调。
面向澳大利亚“2030年实现82%电力系统来自新能源”等目标,金风表示将继续深化在新型电力系统、绿色金属等领域的合作,延伸清洁能源价值链,助力中澳绿色合作走向下一个十年。

金风科技澳洲CEO陈宁(右一)参加对话
【掌上风电编后语】中澳自贸协定走过十年,贸易内容已从“黑的矿产”转向“绿的能源”。金风科技在澳大利亚的深耕,不仅是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更是中国绿色科技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缩影。从风机出口到整体解决方案输出,从单一项目到融入社区、生态、科研的多维共建,中澳绿色合作的价值链正不断延伸。在两国共赴碳中和的进程中,这样的合作已不仅是商业机会,更是对下一代的责任与承诺。未来十年,绿色有望成为中澳贸易最鲜明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