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近日,英国政府正式公布第七轮差价合约(CfD)分配细则,为海上风电项目设定了总额高达10.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1.73亿元)的专项补贴预算,意图加速其2030年50GW海上风电目标的实现。
从数字上看,英国政府此次展现了相当大的诚意。预算总额不仅再创新高,而且首次将漂浮式海上风电设立为独立的竞争类别,并为其分配了1.8亿英镑的预算,地位显著提升。同时,政府大幅提高了投标电价上限。其中,固定式海上风电的电价上限设定为113英镑/兆瓦时,较上一轮飙升55%;漂浮式海上风电的上限也提高至271英镑/兆瓦时,涨幅达54%。这些举措旨在应对全球通胀和供应链成本上涨,试图重新激发因上一轮招标“零中标”而受挫的行业投资热情。
然而,与政府的“慷慨”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普遍失望与质疑。核心矛盾在于:巨大的目标缺口与有限的补贴预算之间的严重错配。
英国目前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为12.5GW,这意味着要在2030年前填补高达37.5GW的缺口。本轮CfD计划在2028至2031年间并网的项目,几乎是未来几年英国海电增量的绝对主力。但面对近30GW待建项目争夺这10.8亿英镑补贴的残酷现实,平均分摊到每度电上的支持力度恐仍显杯水车薪。
行业巨头已用脚投票表达了态度。西班牙能源企业Iberdrola的执行主席Ignacio Galán公开表示,除非英国政府提供更多补贴,否则短期内不会考虑在英国进行新的海上风电投资。 这一表态也反映了大多数开发商的共同忧虑:在当前的成本压力下,本轮看似提高的补贴标准,可能仍不足以让项目获得可观的商业回报。
掌上风电编后语:英国第七轮CfD的遭遇,是全球海上风电产业在通胀压力下陷入“成本困局”的一个缩影。政府提高补贴的“诚意”与开发商追求回报的“现实”之间,存在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警示所有雄心勃勃的海上风电市场:在设定宏大的装机目标时,必须建立与之匹配的、灵活且可持续的政策支持体系。否则,不仅无法吸引投资,反而可能拖累整个能源转型的进程。英国的困境,也为其他国家的海上风电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