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展见证了一场中欧风电合作的里程碑时刻。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兴蓝风电与荷兰Multi Engineering Group B.V.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创新的“双机头一浮体”漂浮式风电解决方案,为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开发提供新路径。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这场跨国合作聚焦漂浮式风电这一关键技术瓶颈,旨在通过创新设计降低深远海风电开发成本,推动产业商业化进程。
创新方案破解深远海开发难题
漂浮式风电作为开发深远海风资源的关键技术,正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新赛道。然而,传统的单机单浮体模式存在成本高、效率提升有限等挑战。兴蓝风电与荷兰Multi Engineering的创新合作,直击行业痛点。
“双机头一浮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创新在于一个浮体平台承载两台风机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不仅能有效降低单位容量成本,更能提高海域利用效率,为深远海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提供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
此次合作充分整合了双方的技术优势。兴蓝风电凭借成熟的工程集成能力和创新专利集群,为方案提供整机技术支持;而荷兰Multi Engineering在浮体设计、数字孪生建模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则为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提供保障。
30MW+级技术亮相展会
在本次风能展上,兴蓝风电重点展示了基于“一基双机”理念的30MW+级深远海浮式风力发电机组技术。这一技术有效突破了当前海上机组大型化的设备尺寸限制,显著降低了装配与吊装配套要求。
该技术的推出,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地域适应能力得到大幅拓展,以往因水深、海况等因素难以开发的深远海区域,如今具备了商业化开发的可能性。
中欧合作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原型开发、生产设计、施工监督、市场推广等多个阶段展开深度协作。这种全产业链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加速技术创新,更将促进中欧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的标准互认和市场互通。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风电企业正从技术引进向联合创新转变,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共同推动漂浮式风电技术的成熟与商业化应用。

【掌上风电编后语】兴蓝风电与荷兰企业的这次合作,展现了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从追赶者转变为创新引领者。“双机头一浮体”的创新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技术路径的突破,更是对深远海风电经济性的重新定义。在全球漂浮式风电即将迎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中外联合创新的模式,既能够整合各自优势加速技术成熟,又能促进全球市场的互联互通。当中国风电企业从产品输出升级为技术方案输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成长,更是中国风电产业全球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