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2025北京国际风能展上,三一重能以“价值共生,可靠同行”为主题,推出行业首款陆上全场域适配机型SI-242系列,以其242米的超大叶轮直径打破传统机型对风资源的限制,宣告风电开发正式迈入“高价值”时代。
这款功率横跨5.6MW至12.5MW的创新机型,能够从容应对从低于4.5m/s的超低风速到25m/s的高风速各种环境,其可承受的极限风速高达63m/s,真正实现了从超低风速到高风速的全场域精准覆盖。
破局之作:用更少机位实现更高收益
在当前风电行业面临资源与电价双重挑战的背景下,SI-242系列的出现直击行业痛点。在同等开发容量下,该机型可减少约6%-18%的机位数量,有效解决机位资源紧张、选址复杂的难题,实现更优的度电成本,重塑风电开发的价值边界。
三一重能风机研究院副所长梁国仲在发布仪式上表示:“行业的未来在于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SI-242系列就是我们交出的答案。它不仅是技术的进化,更是开发理念的焕新。”
可靠基因:成熟平台上的精准进化
SI-242系列并非盲目求大,而是基于商业价值的精准进化。该机型由成熟的10MW机型平台进化而来,传承双TRB主轴系统、3P1H前端集成式齿轮箱设计等可靠基因。叶片采用3.6米叶根节圆直径,叶根螺栓增加约15%,承载力提升20%。
通过平台化、模块化设计,SI-242系列实现了关键部件的高度通用,同一部件历经多机型、多项目充分验证,从源头奠定机组可靠“根基”。这种设计还使机型能够精准适配多样化场址需求,实现机组与运行环境的深度契合。

深度验证:300日夜实战锻造产品韧性
在正式上市前,SI-242系列的试验样机在新疆哈密试验风场经历了超300个日夜的深度验证。从-30℃的极寒到超40℃的酷暑,在西北戈壁的风沙中,三一技术团队完成了超1000项前置试验,不仅论证了技术可行性,更以真实数据反哺设计,实现从验证到优化的全链路闭环。
三一重能还展示了其“高价值”背后的“可靠”根基——全方位测试验证体系与自研核心部件。2024年12月,三一重能风电试验中心获得CNAS实验室资质认证,标志着其测试验证能力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
从轻量化碳纤维叶片到高功率双馈发电机,三一重能始终坚持关键核心部件的自研自制,打造更契合整机设计的零部件。这种全链条自研能力,正是三一风电产品持续创新的底气所在。

【掌上风电编后语】三一重能SI-242系列机型的发布,超越了单纯的产品迭代,展现了对风电开发逻辑的重新思考。当行业在复杂风资源与开发成本间艰难平衡时,“全场域适配”的理念打破了传统机型的设计边界,让风电开发不再受制于资源条件限制。这种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正是行业迈向成熟期的标志。从追求单机容量到关注全生命周期价值,三一的实践表明,中国风电产业正在从“规模化”走向“精细化”,从“追赶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在风电平价时代,这种对可靠性和全场景适应性的深度聚焦,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