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家 “双碳” 目标的有力推动下,山西省能源革命迎来了又一标志性工程!近日,山西省能源局正式批复了《关于在吕梁市岚县经济技开发区开展绿电园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总投资达 25.64亿元的 450MW绿电园区项目落地。这一省级试点项目将充分利用岚县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构建起 “绿电直供 + 储能消纳” 的新型能源体系,为广大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复制推广的 “山西方案”。
“风光岚县” 建设全面提速,45万千瓦绿电集群徐徐展开画卷。按照规划蓝图,岚县绿电园区将全力构筑总装机容量达45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集群,包含三大核心板块:

集中式风电方面,35万千瓦的风机矩阵将在吕梁山脉高高矗立,投产后,其年发电量将足以满足1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这将为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绿色动力;

光伏矩阵板块,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与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有机结合,实现地面和工业园区屋顶的全覆盖,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资源来采集太阳能;
储能中枢同样关键,配置的50MW/200MWh 储能电站将有效破解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难题,确保 “绿电24小时不间断供应”,极大地提高了绿电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按照建设计划,该项目将于2027年全面建成。届时,园区内的绿电直供率将高达80%以上,富余电量则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并入山西电网,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绿色能源的价值。据测算,项目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万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显著贡献。
政府高度重视,专班全程护航。5月15日,岚县县长王小明亲自带队前往经开区进行专题调研,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土地审批、电网接入等关键问题。王小明县长强调:” 绿电园区是岚县摆脱过去 ‘一煤独大’ 经济格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全县上下将全力支持,成立专门的项目专班,实行 ‘拿地即开工’ 的绿色通道政策,确保项目加速推进。” 目前,园区的 “七通一平” 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正式启动,首期风电项目也计划在年内正式开工建设。
从 “煤城” 向 “绿都” 转型,岚县经济找到了新的发展密码。早在2024年,岚县新能源备案装机规模就已达到1938MW,稳居吕梁市首位、山西省第五名,已然成为继煤炭产业之后的又一新经济增长极。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岚县明确提出了 “争创吕梁山区新能源发展示范区” 的奋斗目标,计划深度开发当地5908MW 的风光资源潜力,并同步推进500kV新能源汇集站的建设,致力于构建起完善的 “源网荷储” 一体化体系。
此次绿电园区试点的成功获批,标志着山西省 “绿电交易 + 源网荷储一体化” 战略在县域层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依据《山西省2025重大项目建设行动方案》,山西省正以绿电园区为重要载体,积极吸引大数据、新材料等高端产业的集聚,成功打造 “低电价 + 绿电认证” 的招商引资新优势。可以预见,岚县项目建成之后,将为园区内企业降低用能成本达 30%,有效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超百亿元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全力推动岚县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掌上风电编后语:
山西岚县这个450MW绿电园区项目的落地,无疑是能源转型大潮中的一朵璀璨浪花,为资源型地区如何突破传统能源困局、实现绿色转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它不仅能有效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还能带动产业繁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项目扎实推进,岚县将彻底撕掉 “煤城” 的旧标签,华丽转身为 “绿都”,成为山西省能源革命的一张崭新名片,也为全国类似地区贡献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让更多地方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