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在新能源领域再次发力,2025年第三批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方案正式出台,总规模达835万千瓦(8.35GW),其中风电795万千瓦、光伏 40万千瓦,且均为无补贴市场化项目,覆盖8个地市及示范区。这批项目不仅规模庞大,更蕴含着推动辽宁能源转型、迈向清洁能源强省的重要契机。
项目规模与区域布局:风电主导,光伏特色鲜明
沈阳市规划了225万千瓦风电项目;大连市则布局了25万千瓦风电与25万千瓦滩涂光伏,探索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锦州市为90万千瓦风电;阜新市 85万千瓦风电;铁岭市120万千瓦风电;朝阳市尤为亮眼,包含195万千瓦风电及15万千瓦沙地光伏(治沙项目);葫芦岛市30万千瓦风电;沈抚示范区25万千瓦风电。
从区域布局特点来看,风电在三北地区(阜新、铁岭)及沿海城市(大连、葫芦岛)占据主导地位,重点开发陆上与滩涂风电资源。光伏则呈现出差异化布局,朝阳市将沙地光伏与生态治理相结合,打造治沙项目典范,而大连市的滩涂光伏则致力于探索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为辽宁乃至全国的光伏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特色范本。

核心政策要求:高门槛、严监管,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开发门槛明确
风电单体规模需≥15 万千瓦,光伏≥10 万千瓦,且场址必须规避土地、环保、林草等限制区域。项目业主的确定也遵循竞争优选原则,控股方不仅要有丰富的开发经验,还需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这一政策旨在筛选出真正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避免低质量、低效率的项目落地。
储能调峰与市场化交易并行
项目需结合省内新型储能规划,以共享储能电站方式落实调峰责任,有效缓解电网消纳压力。同时,所有新增项目必须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电价通过竞价形成,推动无补贴模式下的收益稳定。这样的政策设计,既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又促使项目开发者在市场竞争中提升项目质量和运营效率。
监管措施严格
辽宁省对项目监管采取零容忍态度,严禁未批先建、违规审批,要求 2025 年 6 月 30 日前必须完成项目业主优选并上报,逾期未完成将视为放弃资格。此外,强化安全环保监管,对违规项目将采取停产整顿等严厉措施,确保项目从建设到运营全过程符合安全环保标准。
建设时间节点清晰,为项目推进提供明确指引
项目启动建设时间定于 2025 - 2026 年,给足了企业前期准备与建设规划的时间。而并网截止时间则设定在 2030 年,这一宽裕的时间安排既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与进度,又为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或市场变化提供了缓冲空间,有助于项目平稳有序推进。
2025年累计新能源项目规模达2805万千瓦,辽宁新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
截至2025年5月,辽宁省已下发三批风光项目,总规模达2805万千瓦(28.05GW)。其中,第一批风电200万千瓦、光伏500万千瓦,总规模700 万千瓦;第二批风电97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总规模1270万千瓦;第三批即本次解读的835万千瓦项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伏项目中朝阳市的15 万千瓦沙地光伏和大连市的25万千瓦滩涂光伏作为特色场景试点,为辽宁乃至全国的光伏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新模式探索经验。
助力清洁能源强省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
清洁能源强省目标加速实现
三批风光项目落地后,将有力推动辽宁省在 “十四五” 期间实现风光装机超 3700 万千瓦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有望提升至 20% 以上,辽宁省向清洁能源强省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技术与机制挑战亟待突破
然而,机遇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深远海风电、沙地光伏等特殊场景的开发,需要攻克一系列施工技术难题,同时还要平衡好生态保护与项目开发的关系。此外,共享储能和市场化交易机制尚处于探索完善阶段,如何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和项目收益稳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产业协同升级,带动经济新增长
从产业角度看,如此大规模的项目开发将对风电装备制造、储能产业链产生强大带动作用。预计新增投资将超千亿元,这不仅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也将为辽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辽宁在新能源时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 2025 年第三批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方案,无疑是辽宁能源转型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凭借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严格规范的政策要求、清晰明确的时间规划以及对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力推动,辽宁正向着清洁能源强省目标大步迈进。尽管途中会遭遇技术与机制的挑战,但随着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实施,辽宁新能源发展的美好蓝图必将徐徐展开,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贡献重要力量,也为其他地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掌上风电编后语:
辽宁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已展现出雄心勃勃的态势。835 万千瓦无补贴项目的推进,不仅是数字的叠加,更是发展模式的革新。从政策的精细雕琢到项目的精准落地,无一不在勾勒出辽宁能源转型的新图景。尽管困难重重,但这正是辽宁在新时代下,用清洁能源重塑工业大省辉煌的必经之路。未来几年,辽宁新能源的发展成果将备受瞩目,让我们共同期待这片土地在绿色能源的驱动下,绽放出全新的经济活力与生态魅力,为子孙后代守护一片蓝天净土,也为我国 “双碳” 目标的达成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