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2025年3月全国新能源并网纳情况》,这份报告向我们展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令人振奋的成绩单,意味着我国在新能源消纳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实现 “双碳” 目标注入了澎湃动力。

从核心数据来看,2025年3月单月,风电利用率达到了92.8%,光伏利用率更是突破了93.6%,多个省份实现了 “零弃风弃光”,新能源消纳效率创下了历史新高。再看2025年1-3月累计的数据,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达到了93.4% 和93.8%,相较于去年同期稳步提升,而且全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了4.5亿千瓦,占电网总装机比例超过了40%。
技术的赋能是推动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国家电网借助 AI 功率预测系统,实现了新能源发电的 “天气预报”,能够精准地调度电网资源。以甘肃为例,其高比例新能源电网防御系统成功阻断了连锁故障,保障了1880万千瓦新能源稳定并网。此外,特高压输电网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西部丰富的风光资源直接输送到东部的负荷中心,年外送电量超过了千亿千瓦时。
政策方面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了动态调整消纳目标,将资源优渥地区的利用率放宽至90%以上,释放新能源开发潜力,同时还加速电网配套建设,开通 “绿色通道” 推动新能源基地与特高压工程同步投运。
展望未来,新能源消纳前景广阔。随着2025年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以及跨省绿电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如新疆、湖南已试点成功),新能源消纳将迈向 “零弃电” 时代。国家电网也表示将持续投入研发,攻克高密度分布式光伏消纳难题,推动新能源从 “并网” 向 “高效利用” 跨越。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专家点评道:“消纳数据不仅反映技术突破,更体现能源转型决心。未来需统筹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让绿电真正成为‘主力电源’。”
掌上风电编后语:
我国新能源消纳的这一系列突破,让我们看到了能源转型的巨大决心和无限潜力。从技术的创新到政策的护航,每一个环节都在为新能源的发展铺就康庄大道。让我们一起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绿色能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地球带来更多的清新与活力,共同拥抱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