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风电海工船市场正站在风口浪尖,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个充满活力与潜力的领域,见证行业发展的澎湃力量。
市场现状:需求激增与技术迭代并行
截至2025年3月,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20吉瓦,中国、欧洲和北美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以58%的新增装机量领跑全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欧洲紧随其后,英国、德国和荷兰持续扩大深海风场布局,推动行业发展。
这一增长直接推动风电海工船市场规模达到320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19%,其中风电安装船和运维船需求增速最快。

核心驱动因素
政策与目标 :欧盟计划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达100吉瓦,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深远海风电开发,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加速本土化供应链建设。
风机大型化 :单机容量突破25兆瓦,浮式风机占比提升至15%,(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推动船舶起重能力与作业水深的技术升级。
绿色转型 :全球45%的新造船订单采用甲醇或氨燃料设计,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倒逼行业减排。
细分市场:船型、船东与船厂竞争图谱
1、电安装船:自航自升式主导,中国产能领跑

船型分类:第四代自升自航式(如中国“蓝鲲01”)成为主流,作业水深提升至70米+,吊重能力达3600吨,安装效率较第三代提升30%。
主要船东与订单:
中国:三峡集团(“志高号”)、山东蓝鲲海工(“蓝鲲01”)。
欧洲:丹麦Cadeler(“Wind Pace”号,主吊2600吨)。
船厂与设计单位:
中国:中远海运重工(启东基地)、振华重工(“振华30”)。
欧洲:荷兰IHC、挪威Ulstein(设计高端自升式平台)。
订单数据:2024年全球新增订单23艘,中国占比82%,累计手持订单达96艘,预计2026年安装能力达16吉瓦。

2 、风电起重船(浮吊船):深海作业需求爆发

代表船型:中国“振华30”(起重12000吨)、挪威“Heerema Sleipnir”(起重20000吨),后者专攻北海深水项目。
市场趋势:2025年浮吊船租金指数同比上涨18%,但新订单集中于改装现有船舶(如日本清水株式会社的2500吨级浮吊船)(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以降低成本。
3、 风电运维船:SOV需求缺口扩大,绿色燃料普及

船型升级:
运维母船(SOV):台湾大三商航运新增甲醇燃料预留船(达门船厂设计),可容纳120人,作业效率提升40%。
人员转运船(CTV):中国欧伦船业“双体船”系列占比超50%,(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续航能力达500海里。
订单动态:2025年全球新增SOV订单12艘,中国占6艘,欧洲占4艘。
4 、电缆敷设船:高压直流与深海敷设成核心

核心厂商:荷兰Fugro(DP3级动态定位)、中国中天科技(“中天9”号,吊重1600吨)。
技术突破:自动敷设机器人普及,单船效率提升35%,2025年市场规模达150亿元,中国占比40%。
区域竞争:中国领衔产能,欧洲主导技术

中国:2024年承接全球69.4%的海工船订单(金额186亿美元),南通振华重工等企业占据25%的国内市场份额。
欧洲:Cadeler、荷兰Sif Group等船东主导高端市场,但面临产能不足,依赖中国船厂代工(如启东中远海运为Cadeler建造5艘安装船)。
北美:美国东海岸规划81吉瓦项目,但本土船舶短缺,70%的运维船依赖进口。
未来展望:绿色化与智能化重塑行业

技术方向
浮式风电安装船 :适应100米+水深,中国“蓝鲲01”已实现70米作业水深。
零碳燃料船舶 :甲醇动力运维船(如大三商航运)和(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氢燃料试验船(欧盟计划2027年强制推广)。
市场规模预测
运维船市场 :2030年需求缺口达120艘,年复合增长率22%。
安装船市场 :2026年可能面临结构性过剩(15兆瓦以下船型闲置率或超30%)。

全球风电海工船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技术深耕”的转型。中国凭借政策支持与全产业链优势成为最大赢家,而欧洲则通过技术创新巩固高端市场地位。(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未来,绿色燃料、智能化与深海技术的融合将决定行业制高点,企业需加速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挑战。
(部分数据来源: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中国船舶工业协会、观研天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