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内蒙古蒙能斓海新能源有限公司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30万千瓦风电)成功获阿拉善盟能源局核准。
该项目规划建设保障性并网新能源200万千瓦,其中风电30万千瓦、光伏170万千瓦,配套储能30万千瓦,总投资79.24亿元。本次取得核准批复的为总投资9.5亿元的30万千瓦风电项目,主要由风机、箱式变电站、道路、集电线路等相关配套设施组成。
1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发布消息称,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在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工建设。
该项目是自治区首个跨盟市合作保障性新能源项目,也是内蒙古能源集团投资开发建设的2024年冬季重大能源项目之一。项目位于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距乌海市市区约33公里,占地面积约6000公顷。
项目同时配套构网型储能30万千瓦/60万千瓦时,风电机组年均发电量为707172兆瓦时,光伏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为3477204.18兆瓦时,整体项目将于2025年底投入运行。
从风光资源看,阿拉善盟境内年有效风速时数4000-6500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3100-3600小时,风光可利用资源量约13亿千瓦,远景资源量超30亿千瓦,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风光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从国土资源看,阿拉善盟27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沙漠、戈壁、荒漠化草原各占三分之一,适宜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土地约9.53万平方公里,已纳入国家优先开发序列土地资源2.56万平方公里,可开发布局新能源装机6.76亿千瓦。
同时,随着乌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电力需求也随之上升。
“目前,项目‘四通一平’工作已经启动,作为项目建设单位,我们将组织各方力量,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2025年底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内蒙古能源集团新能源蒙西中心总经理王保国说。
与传统煤电项目相比,200万千瓦“阿电入乌”区域互济新能源项目采取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治沙改土相结合的方式,建成后能够修复治理沙漠8.7万亩,每年可节约标煤1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390万吨,对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新能源利用率、助力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