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贺德馨日前指出,我国风电人才严重匮乏,特别是风电机组研发专业人员、风电机组制造专业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风电场运行和维护人员,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中国风能设备网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发现这一现象虽然存在,风电企业在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上具有灵活性。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是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金风科技在北京成立这样一家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以北京为窗口吸引世界范围内的风电开发与各类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技术研发队伍”。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就是一位马来西亚人,名叫Zuber Bin Mohd Isa(下称“Zuber”)。他告诉北极星记者,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得很快,对于每一个想要快速发展的风电企业来说,缺少技术人才是很正常的。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风电行业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的,中国现在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Zuber说,“这不是一、两年可以解决的。”金风科技在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上更注重从国外引进人才,一方面通过德国的合作方引进德国的人才,另一方面从其他国家招募需要的人才,如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等。“荷兰、德国的风电产业目前发展得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我们同荷兰的学校合作引进人才,通过让国内的人才同外国人才、专家一起工作来提升国内人才的水平。”Zuber说。
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领域,例如齿轮箱技术、金属技术领域,人才是比较稀缺的,所以金风科技也急切地需要在与外国专家合作的同时,与中国的科研单位合作。“风电产业的发展同国家的政策和科研机构关系很大。我认为中国政府对这一产业的发展很关注。” Zuber说,“所以我们面对人才短缺问题不仅仅可以通过公司来解决,政府的相关机构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与金风科技大举引进国外人才不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下称“东汽风电部”)目前更多地立足于自己培养。东汽风电机组技术研发较晚,但发展较为迅猛,截止2009年7月,已生产总装机组超过1700余台,月产量突破了70台。
东汽风电部副主任于振山告诉北中国风能设备网记者,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国内风电产业的发展瓶颈。风电专业技术人才、设计开发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售后管理人才等都相对稀缺。东汽的相关人术人员绝大多数是从火电设计转岗而来。由此而产生的现象就是风电产品的大功率、系列化和可靠性、稳定性方面仍显不足,在掌握或拥有国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缺乏自已的东西。
“风电产业发展很快,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等对风电产业人才的培养不能够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重要的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人才缺乏,导致现在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在这一块儿仍需从国外进口。”于振山说。
于振山表示,东汽风电部会采取提高各方面待遇、企业文化吸引和事业引导等方式,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今后东汽事业部将重点引进材料专业、风电专业、机制制造、电气专业、自动控制等领域的人才。东汽风电部在一份资料中强调了对内部培训的重视,称“继续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即“在引进有技术有经验人员的同时,继续加强东汽内部人员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