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外资、合资、国有、民营等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已经涉足国内风电设备领域,“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以上”这一规定的取消,意味着将会有一大批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企业出局。
据有关媒体报道,发改委已正式取消了有关“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这一条款。未来,国外更先进的风电技术会长驱直入进入中国,而国内风电设备商不能快速适应这种变化的话,也很可能在市场份额上被大型外资公司所超越。
风电设备招标国产化率70%规定取消
设备制造是风电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占到投资的70%。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实施特许权招标,随后提出风电设备招标中国产化率需达到70%的硬性指标,以政策引导方式支持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发展。
风电设备招标国产化率70%的规定,在培育起我国基本完整的风电产业链方面功不可没,促成我国目前具备160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2008年国产风电设备市场份额已达75%的巨大产业功效。
而记者拿到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指出,“风电设备国产化率70%以上”这一规定的取消是为促进我国风电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也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风电市场需要。这份文件并没有公开发布,但已从去年年底下发到各省,并正式实施。
“70%国产化要求的取消,我想国家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一个是对外贸易补偿的需要,一个是需要做一些海上风电发电及5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示范项目。”浙江运达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金立萍分析,在海上风机市场,国内企业并没有什么成品和成熟的运行经验;陆地层面,国家也需要发展5兆瓦等级及技术更高的风电机组,以此推动产业的技术进程,而国内企业目前仍处在2.5兆瓦级的风机研发及生产阶段,故此未来外资风电企业将在此领域的示范时期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