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上证指数以高开高位振荡的走势结束了十一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量再创近期新低。尽管由于市场人气涣散使得反弹力度十分有限,但经过近阶段的持续调整,市场风险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分析人士认为,节前大盘收阳将令10月份开局有望延续反弹,那么,节后那些板块最具投资机会,投资者又该如何布局?笔者建议从四条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从资金流向看,监测数据显示,上周三深沪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3.02亿元,其中机构资金净流入12.0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5.04亿元。行业方面,深沪两市77个行业中,共有19个行业录得资金净流入,七成半行业被净卖出。地产股成为资金率先流入的对象,房地产开发经营板块全天净流入2.89亿元。券商股也出现暖意,证券期货板块净流入2.36亿元。近几日大幅回调的医药股重新崛起,生物药品、医药制造板块分别流入2.14亿元、1.59亿元。银行板块延续周二强势,净流入1.58亿元,保险业也流入1.06亿元。此前涨势较好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个股则遭遇抛压。通信服务板块净流出1.84亿元,电器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板块分别流出1.27亿元、1.24亿元。电子元器件板块净流出0.75亿元。化工股持续萎靡,化学原料制品板块净流出1.22亿元。
从市场主流运行的特征来看,笔者建议投资者从四条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首先,业绩复苏兼具防御性的板块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8月4日创出本轮行情的高点后,大盘步入快速调整阶段,在此期间,防御性行业成为下跌中的避风港。自8月5日至9月28日,黑色金属、采掘、有色金属、金融服务及房地产指数成为市场下跌的主力,其区间跌幅分别高达35.18%、29.47%、27.40%、21.40%及21.29%;而农林牧渔、餐饮旅游、商业贸易、家用电器及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仅分别下跌17.66%、15.17%、6.80%、6.51%及4.07%,同期医药生物更逆市上涨1.58%。尽管节前市场维持震荡整理的格局,但在流动性及业绩均未出现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仍将以震荡上行为主。不同的是,市场上涨的推动力将发生变化,鉴于四季度流动性将保持充裕而不是过剩,且市场估值通过急速调整也已回归合理区间,因而过剩流动性下的估值反弹将不再是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上市公司业绩的回升才是市场上涨的主要因素,建议投资者选择四季度业绩将有明显改善的板块和公司。业绩改善明显的板块或公司的价值可能会在四季度重新被挖掘,这些行业在下一阶段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会更大一些。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依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鉴于下半年房地产开工仍将维持高位,故给予房地产上游行业“超配”的评级,建议超配的上游行业包括建筑机械、商用货车、水泥、玻璃及钢铁。建议关注即将步入景气期且业绩增长稳定的商业、医药等大消费板块;出口复苏受益的航运业与电子元器件;以及经济复苏受益的地产和银行。
其次,并购重组概念机会大。
中国证监会新一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已经在京成立,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成立大会上表示,目前资本市场服务于国民经济全局的功能日益突出,上市公司已成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市公司占国民经济比重的不断提高,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支持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生式增长潜力逐渐被透支的背景下,外延式增长机会应是持续关注的主题。在当前的市场氛围下,上市公司本身也有并购重组的动力。建议投资者关注央企整合以及地方国企重组过程中潜在的交易性机会。而根据国资委的目标,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行业的央企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一定会涉及到行业资产整合和整体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目前,在这七大行业中,电力、煤炭、民航和航运是不符合国资委的标准,军工行业缺乏世界一流企业,所以这五大行业未来重组的力度会比较大。同时,装备制造、汽车、钢铁和有色同样不符合国家主导和创建世界级企业的标准,未来重组力度也会比较大。作为国资委重点考虑央企布局的七大行业之一,军工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组整合必然会加快步伐。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将会有更多的优质资产注入到军工上市公司中。据悉,目前已经有机构锁定目标并潜伏入场。
再次,新能源投资机会潜力巨大。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的战略决策,这不仅是因为地球环境气候的不断恶化和传统能源使用成本的逐渐提高,更是因为在经济危机中各国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迫切需求。中国也表示,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国际传统能源价格开始走高、国内经济结构开始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板块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是需要持续关注、持续配置的主题。新能源发展由"量"转"质"。从中电联对风电发展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担忧,到国务院对多晶硅等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警告,表明新能源发展更关注质的提升,未来国家发展新能源的态度不会发生改变,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将从对项目转向研究,技术实力将决定市场份额;短期看,核电依然是新能源的核心,核电设备商将获得很大发展机会。建议关注清洁能源中的风电、核电和太阳能;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以及锂、镍等上游资源;其他的节能环保概念,如节能锅炉、节能电机等。目前新能源的相关技术尚不成熟,离大规模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而且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原有技术被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公司在选择发展道路上面临较大的风险。新能源中部分细分领域的具体补贴力度和实施进度还存在不确定性,而且由于发展方向众多,政策的倾向性难以确定。因此建议投资者以长远眼光看待新能源行业,合理布局。
最后,农业股机会不容小视。
专业人士认为2009 年4 季度及2010 年1 季度将会是众多农业股获得超额收益乃至绝对收益的较佳时期。按行业景气度排序,最看好的农业子行业依次为:糖业、生猪、水产品、浓缩苹果汁行业。2010 年中国、印度、欧盟食糖减产量将超过巴西增量,用糖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全球缺糖更加严峻,库存消费比指标创出新低提示可能一轮食糖大牛市就在前方等着我们;如果再谨慎些,09/10 榨季至少会是一波超越06 年的小牛市。对生猪价格上涨的性质应该是反转而非反弹。基于猪饲料价格同比回落10%,我们认为成本并非推动猪价上涨的决定性力量,根本动力还是源自生猪存栏量的持续下降,将导致供应由“过剩”转向“紧平衡”。浓缩苹果汁行业底部已现。果汁价格与苹果原料联袂上涨将是未来1-2 年内可预见的现象;3-4 季度将是企业盈利最差的阶段,大的投资机会不仅来自涨价对盈利的驱动,而且来自于盈利低谷期暗潮涌动的整合收购案。综上所述,农业股机会不容小视,投资者可积极布局4季度的农业股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