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风电财经 » 正文
华锐风电衰败:尉氏改革折翼 市场份额缩减
2013-06-04 来源:新浪
      5月29日A股收盘后,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1558.SH,下称华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至此,围绕这一风电龙头的争议升级。
 
  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这是华锐自曝会计差错一事的延续。3月7日,华锐公告称,公司自查发现2011年年报中的净利润有误,比实际利润多报了1.68亿元。4月11日,北京证监局将该差错定性为“虚增利润”。
 
  “当时我们就预计中国证监会将介入。”一名华锐高管在电话中对记者说。至于调查结果会如何,他表示无法预料,但“该承担的责任就得承担”。
 
  在A股上市两年之后,这家创造了中国风电设备公司崛起神话的行业明星,营业收入由203亿元降至40亿元,净利润由28.56亿元降至-5.83亿元,市场份额由19.7%降至9.3%(2012年与2010年相比),股价从90元下跌至5.58元(5月30日收盘价),近700亿元市值蒸发,兴衰之速,令人咋舌。
 
  5月14日晚,出任华锐董事长仅两个月零四天的金融界宿将尉文渊,宣布辞去一切职务,由董事王原接任董事长。尉的代理总裁一职,也由副总裁刘征奇接任。
 
  王原和刘征奇,都曾是“前前任”掌门人韩俊良在大连重工集团公司(下称大连重工)的副手。他们的上位,被外界解读为“大重系”重掌华锐。
 
  华锐高管和各机构投资者被锁定的股权,在2014年后方能陆续解禁。无论出身何处,改善公司业绩,提振公司股价,是各方共同的利益诉求。
 
  “讨论内部派系斗争毫无意义。现在无论谁上台,都意味着承担重任,而非享受权力和荣誉。”上述华锐高管称。
 
  “韩俊良回来了”?
 
  今年3月自曝会计差错,成为韩俊良辞去华锐董事长的直接原因。
 
  早在2011年中报发布前一个月,时任华锐财务总监魏宇强就递交了辞呈,此后财务总监一职,由副总裁陶刚兼任。
 
  去年6月,中国惠普[微博]公司企业服务集团原财务经理杨志远空降华锐,先出任财务副总监,四个月后扶正。
 
  魏宇强已经去职,错误也不应由后来者杨志远负责。时任董事长韩俊良不得不承担责任。
 
  会计差错公告三天后,韩俊良卸任董事以外的所有职务,“因为财务造假下台,基本上没有复出的可能”。一位曾在风电制造行业担任首席财务官的人士称,韩成为公司代理权争夺的牺牲品。
 
  此次,刘征奇和王原的上台,却被业内视为“大重系”重新夺回公司代理权的象征。部分业内人士的表达更为直接,“韩俊良回来了。”
 
  刘、王二人都曾得到韩的提携。2003年-2006年间,韩俊良出任大连重工设计院院长,刘征奇担任其副职。韩俊良后升至大连重工副总经理,在2006年创办华锐,并提拔刘征奇担任华锐副总裁一职。
 
  2004年,韩俊良还曾兼任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公司(下称大连成套)总经理。2006年2月王原接任该职,兼大连重工总经理助理。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王原任华锐监事,随后出任华锐董事,2012年1月任华锐重工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
 
  分析人士认为,华锐人事剧烈变动,与其股权分散、没有相对控股方以及实际控制人有关。
 
  截至2012年末,华锐的股权结构如下:大连重工持股16.86%,“大重系”高管刘征奇等控股的北京华丰能公司持股2.98%,韩俊良控股的公司北京天华中泰持股11.94%;尉文渊控股的西藏新盟持股10.45%,阚治东为大股东的深圳瑞华丰能持股3.55%,刘会的全资公司北京汇通丰达持股2.82%;新天域资本持股11.94%,剩余为其他机构投资者及小股东持有。
 
  尉文渊和刘会辞去董事职务后,华锐的董事剩下七人。韩俊良、陆朝昌、王原均出身大连重工,副总裁陶刚是机构投资者在华锐的代表,张宁、张勇、赵鲁平为独立董事。
 
  “七人构成,没有一派可以拥有绝对多数票,华锐股权分散,如果不能获得大多数人支持,不可能出现一派把另一派赶下台的情况。”华锐一位高管表示,“华锐人事调整是董事会的正常决策,是从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的。”
 
  2011年1月在A股上市前,华锐内部各方的目标趋于一致,以销售为中心,做大规模、做大资产,高市盈率上市。华锐2006年2月成立,2009年做到风电装机量世界第三、中国第一,这让华锐信心倍增,招股书中华锐自称是“中国风电第一品牌”。
 
  然而,连年的风电装机量飞跃,掩盖了公司的问题。2009年和2010年,华锐的负债率达85%,2010年,其经营性现金流亦由正转负,多达-10亿元。在财务专家眼里,华锐的风险已经显现。但这并未阻碍华锐的上市步伐。2011年初,华锐登陆A股,当日股价90元,募得资金94.6亿元,超募58.7亿元,一时风光无限。
 
  2011年,新能源泡沫破灭,华锐A股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因此难看。当年其经营性现金流为-5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2.84%;2012年上半年,华锐的业绩仍没有起色,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2.04%,净利润猛降96.25%,股价亦狂跌。
 
  眼看着华锐股价从90元高台跳水到10元以下,投资者坐不住了。2012年8月25日,华锐发布半年报后三天,韩俊良辞去总裁职务,董事会选举尉文渊为代理总裁。今年3月,尉又接任董事长。
 
  看起来,华锐投资人与创始人之间的公司代理权之争,似乎以投资人的胜利暂告一段落。但这一局面仅在两个月后出现逆转,“大重系”重新掌权。
 
  前述华锐高层坦承,希望管理层尽快稳定,“以免影响员工士气”。“刘征奇循规蹈矩,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一位了解刘的业内人士如是评价,“但华锐现在更需要强势的领导者。”
 
  尉氏改革折翼
 
  刘征奇之前的尉文渊,虽是个“过客”,但华锐上下还是感受到了与“韩俊良时代”的不同。
 
  “以前华锐一味追求规模,以销售为中心,尉文渊开始注重效益。”一位业内人士说,“韩重量,尉重质。”
 
  华锐一高管评价称,尉文渊的改革思路是“由内及外”,先理清内部,再去关注市场。
 
  在前期发展过程中,为上规模,华锐会为风电场垫付资金,各风电场付款则是在并网发电之后。这种模式,导致华锐在2008年至2010年间,产生了庞大的应收账款。
 
  2010年,华锐营收增长63亿元,同比增幅近50%,但经营性现金流却由正转负,库存达到了112.15亿元。之后的两年,华锐一直在努力去库存。
 
  尉文渊短暂主政期间,华锐仍在努力消化库存。华锐的齿轮箱供应商、大重华锐通用减速机厂销售经理丁启坤告诉记者,2011年和2012年,减速机厂供给华锐1.5MW、3MW机组的齿轮箱,共计400台左右。而在前几年,则是每年约2400台至2500台。
 
  尉文渊改革第一步,是为公司瘦身,实行扁平化管理,先后成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四家区域子公司,要求其自负盈亏,并关闭了南通、酒泉等几家效益不好的子公司,成立了负责投资业务的专业化公司和国际公司。
 
  这番改革大刀阔斧,但裁员、减薪、放假,让劳资矛盾一度激化。
 
  内部人介绍,尉文渊的第二步,是外部改革。2013年,其计划大力推动在手订单的执行工作;计划形成母公司和子公司两级销售体系,建立和发挥子公司销售功能,重点挖掘本区域内各类客户资源;大力强化海外市场销售工作,将中东欧及南美市场作为突破重点。
 
  尉文渊还计划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寻找华锐新业务增长点,向整个风电产业经营的方向进行转化,推动开展风场投资经营的业务发展。
 
  对于尉氏改革的效果,华锐内外没有一致的评价。“改革只进行了一半,很难进行整体评判。”华锐一位员工称。
 
  2013年,华锐一季报更加难看,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44%;净利润为-2.49亿元。这引发了机构投资者和“大重系”的不满,成为尉文渊去职的原因之一。
 
  多元化发展?
 
  除财务表现堪忧外,以往最让华锐内部人骄傲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减。
 
  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显示,2010年华锐新增装机容量为全国第一,市场份额达到19.7%;随后形势逆转,2012年其新增装机容量跌至全国第三位,市场份额仅为9.3%,大幅落后于竞争对手金风科技(002202.SZ/02208.HK)和联合动力。
 
  成立之初,华锐即瞄准了兆瓦级风机制造,兆瓦级生产线在2006年就已投产。彼时,国内市场除华锐外,无人能够量产兆瓦级风机,老牌风机制造商金风科技只能坐看华锐在蓝海中畅游。
 
  海上风电,也是韩俊良提出的一大战略布局。在其他厂家还在观望时,华锐已实现海上风机批量生产。2010年,华锐成为国内唯一经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授牌的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
 
  业内曾经流传,说时任董事长韩俊良“在国家能源局上班的时间比在华锐还多”。其实,正是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密切接触,华锐能比其他同行更敏锐捕捉到政策方向,从而先行一步。
 
  但行动过快,有时也成为双刃剑。譬如,政策制定者和华锐都低估了海上风电的开发难度。至今,除了上海东大桥一期示范项目实现并网发电,中国首轮海上招标项目仍陷入停滞,招标电价偏低、安装运输条件及海事规划等配套政策滞后,制约了海上风电的发展。
 
  华锐为此吃尽苦头。大量2兆瓦风机备货,因无市场需求只能积压仓库,损失巨大。时至今日,1.5兆瓦风机仍是市场主流机型,占到2012年全国新增装机量的63.69%,而2.5兆瓦及以上风机市场占比不足一成。目前,其他厂家的兆瓦级产品已进入批量生产,竞争白热化,华锐的先发优势尽失。
 
  韩俊良在任时,曾提出到2015年其海外营业额超过总收入的30%,力争达到50%。2012年华锐海外销售收入占比,从2011年的不足1%提升到超过11.83%,但多为旧订单。
 
  2012年,美国已经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但美国风机市场是成熟市场,华锐不仅受到最大风机制造商GE的挤压,和美国超导的技术官司,也影响了其市场形象。另一个风电大市场欧洲,则因欧洲大幅削减可再生能源补贴而陷入停滞。
 
  风机服务一直是华锐赢得市场的招牌,业主一直对此称赞有加。国华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开发部副总经理冯学佩告诉记者,“风机出了问题,别的公司会先确认是否在质保期,但华锐会先解决问题,再去分清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做法为华锐带来不小的财务压力,在赢得客户的同时,也付出了不菲代价。
 
  目前,在风机价格战和国内机组安全事故集中爆发后,风电开发商开始回归理性。“风机机组便宜,固然节约成本,但后期的人力、物力维护也是成本,华锐靠低价开辟市场的大门,也在慢慢合拢。”一位风电业内人士如是评价。
 
  华锐最大的竞争对手金风科技,旗下设有风电服务、风场开发等子公司。2012年,金风科技实现风电服务收入4亿元,较2011年增长6.87%。同年,金风科技经营的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比上年同期上升82.91%。
 
  华锐也意识到了这一短板,开始成立专业化的服务公司。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华锐的总体装机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未来几年国内大部分风机的质保期都将结束,“风机服务、风场投资等领域,会成为华锐多元化战略最可行的选择。”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许继电气被监管责令改正,收警示函!董事长孙继 • 苏能股份: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
• 许继电气董事长孙继强辞职 • 特变电工拟投资建设1GW风储项目
• 100%控股!长源电力合并湖北电力! • 营收37.5亿元,净利润5亿元!禾望电气公布2023
• 运达股份拟转让两家风电项目公司100%股权 • 特变电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81.2亿元,同比
• 业绩再创新高----铁姆肯公司发布 2023 年年 • 吉鑫科技: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下

  图片资讯:
江苏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成海洋地震监测网
江苏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成海洋地震监测
江苏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成海洋地震监测网
江苏利用海上风电平台建成海洋地震监测
运达股份10MW级双馈海上风电机组再获殊荣
运达股份10MW级双馈海上风电机组再获殊
鉴衡认证中心与华润电力签订科技合作协议
鉴衡认证中心与华润电力签订科技合作协
1.5GW!内蒙古乌兰察布京能岱海EPC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并网发电
1.5GW!内蒙古乌兰察布京能岱海EPC风电项
山东半岛北N2场址项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工程成套设计审查会成功举办
山东半岛北N2场址项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中能建投辽宁朝阳白山150MW风电项目并网
中能建投辽宁朝阳白山150MW风电项目并
国务院总理李强调研金风科技
国务院总理李强调研金风科技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升级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法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竞价推广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5 | 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 | 抖音:能源之音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