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属于新能源,是国家倡导的方向。去年10月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风电并网的措施,其中,从3月1日起,包括风电、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将按国家规定电价予以全额收购。
“国电风力”宁波相关负责人沈经理说,风电卖给国家电网的价格是每千瓦时0.61元,在投资之前,他们就测算过,大概10到12年能收回投资。“而且,现在风机的价格比2年前便宜了一半多,今后的投资可以大大节省。”
而且,另一个令投资者感兴趣的是“碳交易”。风力发电,可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卖给发达国家的买家,带来一笔额外的收入。慈溪长江风电场从2008年开始到2012年每年都进行过“碳交易”。“从2008年到2011年,每年都能卖500万元左右。”张新苗说。
风力发电“钱”景看好,但投资风险也不能不防。中投顾问能源首席研究员姜谦就曾在媒体多次表示,如今的风力发电,一哄而上,是在政策引导下表面高速增长,景气中存在泡沫。
“新能源没有过剩,但新能源的产业有过剩的征兆,盲目投资,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碳交易的价格,就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风力发电存在‘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导致目前的电网很难有效调度风电。一旦大规模建设,如何调度进入电网成为一大考验,在内蒙古、甘肃局部地区,由于不能及时上网发电,出现了风机建成后‘晒太阳’的现象。”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下一步圈海?
风电“钱”景看好,投资者热情高涨。但由于适合架设风机的山头相对有限,不少投资者把眼光投向海。
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远大于陆地风能,与陆地风力发电场相比,海上风力发电场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去年11月,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与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在杭州组织召开了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这意味着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前期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列入国家“十二五”风电发展规划,位于檀头山岛东侧海域,距离檀头山岛约14公里,规划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总投资约8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约30亿元,由国家电力浙江分公司和宁波市电力开发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据了解,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建成后,年上网电量为35601万千瓦时,可供宁波30多万户居民使用一年。
业内人士说,象山三面环海,风能资源丰富。根据有关规划和测风资料,象山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海岛、海岸线、近海海域,这将成为今后风电发展的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