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华锐风电强制放假背后:风电业阵痛
2012-12-18 来源:网易
在中关村文化大厦的华锐风电总部,楼道里的 “放假人员名单”已经贴出了好几张。“一个月内,已经有469人被公司放了假,每月只给我们1008元生活费,让我们在北京怎么活?”陶政义(化名)不禁长叹了口气。陶政义是一名华锐风电销售部门的员工,也是469名被放假员工中的一名。他说,他进入公司三年,曾经历过公司最辉煌的高潮时期,如今也体会到了低潮期成为企业牺牲品的无奈。
 
华锐风电到底怎么了?很多人看到强制放假的消息,都不禁提出这个问题。答案很简单:这个中国最大风电制造企业如今的苦境,只不过是整个风电行业风雨飘摇的一个缩影。
 
469人“被放假”
 
11月15日,华锐风电贴出了第一张放假通知,给开工不足或已停产岗位上的350名员工放了寒假,理由是“生产经营面临调整”,并答应从签订协议之日起,前30天支付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放假30天后,按照北京市最低工资的80%发放。
 
之后短短一个月内,被放假人数不断增加。截至目前,第四批“放假人员名单”已经公布,共涉及63人,加上前三批的406人,目前华锐风电被放假的员工人数已升至469人。按华锐风电去年年报中公布的公司员工人数2873人计算,目前被放假的员工已占公司总人数的16%。
 
放假,听着是件很欢乐的事儿,但对于被放假的华锐员工们却满是辛酸与无奈。
 
11月27日,20余名被放假的研发部员工在公司总部大楼外“跪求”公司裁员。“公司现在是铁了心要甩掉我们,但是必须按法律规定解决裁员问题。”华锐员工愤怒道,“他们想通过变相裁员规避经济补偿,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被放假后,员工们曾通过向高层施压得到了与华锐风电现任总裁尉文渊对话的机会,却只得到了他的强硬表态——如果员工不服,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对此,有的被放假的员工们表示无可奈何,“如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间肯定会拖得更久,我们根本耗不起”。
 
而陶政义却表示,“维权,我肯定会坚持到底,一定要争取到属于我们的权利”。
 
除了放假,公司在员工身上“节流”还另有方式。陶政义告诉记者,他在公司原是跑业务的,他们部门本来有1250元/月的补助,并且是和工资一同发放,但从今年4、5月开始,公司要求拿发票报销。此外,每年600元/次、共五次的过节费也被大幅削减到250元/次。
 
除了在补助上做调整,目前在公司加班也要经过审批。据介绍,原来华锐员工加班,公司会发加班费。但是现在加班被卡得很严,如果员工确实需要加班,还要向领导“审批”。“但经常是被驳回,员工就只能回家勤奋了,”陶政义说,“而且在这几批被放假员工里,有很多都是在公司表现非常优异、工作很勤奋的人。”
 
“第一”来得快 去得也快
 
华锐风电的这些举动并不难理解。今年以来,其盈利能力一路走低。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降87.06%,上半年这个数字达到96.25%。三季度更是以净亏损2.8亿元告结,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15.78%,这也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面临销售与盈利的巨大压力,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压缩成本,利用机会变守为攻。”华锐风电表示为应对困难,他们也在采取措施,放假也正是其中一环。
 
是的,它一定不想这么快就被击垮,幸福的日子还太短暂。
 
虽然我国风电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发展,但一直比较缓慢。直到2003年,国家发改委通过风电特许权经营、下放5万千瓦以下风电项目审批权、要求国内风电项目国产化比例不小于70%等优惠政策,扶持和鼓励国内风电制造业的发展,国内风电业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2006年,新能源法实施后,风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风电的高速发展得到巩固,之后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也正是在这一年,华锐风电正式成立,随即搭上了行业发展的高速列车。刚成立公司不久,华锐风电就宣告“中国第一台国产化1.5MW风电机组下线”。一时间,成为全行业的焦点。
 
之后的华锐风电高歌猛进。2008年成功超越老牌风电巨头金风科技,从2006年市场占有率的1.46%迅速升至22.45%,抢得风电装机容量霸主位置。2008-2010年,这个曾经的无名之辈成长速度更是惊人,分别以新增装机容量1403MW、3510MW、4386MW稳居中国第一,全球排名也从第七位迅速蹿升至第二位。
 
可惜产业风云多变,风电政策在2010年出现变数。当时应欧美要求,同时也是从自身现有发展考虑,国家发改委取消了有关“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外国更先进的风电技术可以长驱直入进入中国,国内风电企业迎来了较大的外部压力。
 
但借着前期高速发展的势头,华锐风电还是让它的上市变得不同凡响。2011年1月初,华锐风电以90元/股的高发行价招股,也因此摘得“主板最贵A股”称号。同月13日,公司上市时,融资金额达到13.97亿美元,占之前五年风电行业IPO融资总规模的28.1%,超募资金达到60亿元。然而其上市首日开盘即跌破发行价,当天收报81.37元,跌幅9.59%,随后股价持续下跌。
 
“其实,在2011年,华锐的困难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年的营业总收入、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同比全线下降,新增风电机组装机容量相比2010年下降了三成多。”陶政义对于企业的变化感触颇深。2011年华锐风电年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72.84%。而当年新增装机容量2945MW,退居行业第二,被金风科技以3600MW抢回了第一头衔。
 
进入2012年,华锐风电股票仍旧不断下挫,截至目前,股价已跌至5元左右。尤其是全球经济形势仍在下行,风电政策也进一步收紧,企业的压力不言而喻。
 
为何最受伤的是华锐风电
 
“前期盲目扩张,盲目增加产能,高层的决策失误,导致华锐80多亿元的库存。”陶政义说,华锐刚起步时,整个行业的风电机供应商非常少,尤其当时政策非常支持风电发展,领导层对此过于乐观,盲目地扩大了产能。
 
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目前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暴露无遗,这与前期风电巨头盲目扩张、过快发展的战略有很大关系。
 
针对 “80多亿库存”的说法,华锐风电品牌经理包震的回应是:目前公司确实有一定库存,但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因为之前的扩张步伐比较快,有些风机已经制造出来了,目前行业下行,订单减少,所以才产生了积压。”另据其介绍,之前华锐主要靠特许权招标,国家制定了风电场,分配给华锐一定的生产份额。但难料的是,这一制度没几年就被取消了。
 
“另外,由于销售遇阻,目前公司还面临着发展速度下降、效益下滑、资金紧张等问题。”包震进一步说。为此,公司近日还通过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11月21日公告显示,公司为缓解现金流压力,保证其正常经营周转和业务发展需求,将部分闲置募集资金9.3亿元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政府的产业政策很大程度上引导并决定了行业的发展速度,”萧函表示,“而我国企业在发展前期过分注重速度、数量、规模,而对质量、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度明显不足,从而导致生产与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明显脱节。”所以万一政策急刹车,这些政策依赖度高的企业肯定会吃亏。
 
事实亦如此。有统计称,目前国内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率达50%以上,部分中小生产企业已经处于破产边缘,并且这种颓势还在不断发酵。根据2012年前三季度风电企业财务数据统计,风电企业净利润下降43.3%,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除了华锐风电,同为行业三强中的金风科技今年三季度亏损0.3亿元,明阳风电自去年三季度以来也连曝净亏损。产业刹车已然成为风电制造企业们集体的伤痛。
 
风电行业的不景气,在近日举行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便可见一斑。 “今年来观展的人数明显减少,较去年下降了20%-30%。”这是参展企业的普遍反映。艾默生电气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政策急刹车,国内风电市场萎缩。现在和发电企业签的合同基本都是意向合同,签了也不敢动”。
 
不过,与华锐风电强制员工放假不同,在金风科技和明阳风电的官网上,还有进一步的招聘计划,2013年校园招聘也正在进行中。整个行业受伤最重的似乎只是红极一时的华锐风电。
 
“没有靠山。”对于上述局面发生的原因,一业内人士不假思索地告诉记者。他用他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说:“风电设备制造企业需要和发电企业绑定,这样,自己的生产才不愁出路。金风科技有三峡电力,联合动力有国电,但是华锐背后却没有靠山。”
 
事实上,金风科技去年的年报也显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持有其11.19%的股份。而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截至2012年底,其在东北、内蒙古以及东南沿海等地的风电装机规模累计将超过200万千瓦,风资源储备超过3000万千瓦。
 
联合动力同样“背景不俗”。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去年联合动力以新增装机容量2847MW跃居第三,成功进驻排行榜第一梯队。而究其成功的原因,少不了其“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国电”的身家背景。
 
出海之路暗礁重重
 
消化库存,华锐也并非无计可施。包震讲到,目前公司库存较多的是1.5MW风机,“这种机型正好吻合海外市场,所以目前我们正在不断扩大海外市场”。
 
“国际化是华锐风电 十二五 期间的第一战略,公司预计到2015年,海外业务将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的份额是0.77%,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的份额为9%)。除了北美、欧洲等传统市场,印度、加拿大、土耳其、巴西等新兴市场将是公司未来风电发展的重要掘金地。”包震这样介绍了他们的国际化战略。
 
不过,做起来远比想象中难。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开启“3.0”版本!三峡能源单日发电量突破3亿 • 山东能源集团旗下探创科技在新三板公开挂牌
• 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所属马龙新能源公司荣获 • 中国大唐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打造海上风电的亮眼名片!明阳亮相中国品牌日 • 21台风机完成吊装!中联重科起重机助力四川凉
• ACWA Power签约中亚最大风电项目 • 华电重工拟2.8亿元成立海上风电运维公司
• 中船风电山西大同天镇100MW风电项目顺利完 • 时代新材发布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5 | 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 | 抖音:能源之音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