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特别是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都很大,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问题更为突出,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工作十分重要,是缓解我国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风电是目前技术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到2011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38亿千瓦,风电已成为欧洲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能源技术的重要制高点。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国风电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就绩,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风电场建设规模和设备制造能力都位居世界前列,取得这样的成绩来自不易,必须倍加珍惜,继续把我国风电发展工作做好。
从目前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的问题来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要提高对风电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主要原因是以化石源为基础的经济体系面临明显的不可持续性。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能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化石能源大量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实现能源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体系将影响经济体系和社会结构。美国知名经济学家、欧盟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顾问JeremyRifkin在其新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将形成新一轮工业革命,这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引发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深层次变革。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占到了70%。与任何国家相比,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都是最大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是继续走发达国家走过的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和技术的路子,还是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加快能源转型,实现能源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影响长远的战略决策。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能源转型实践,主要目标是实现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如果不能很好抓住当前重要的能源转型机遇,我国未来能源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拉大。这要求我们必须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总体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共识,更没有变成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共同行动,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对风电等新源发展遇到的问题不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以种种理由解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使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面临的制约越来越严重。因此,要切实推动风电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制定明确的能源转型目标和措施,把促进新能源发展变成全民共识和全民行动。
“要解决风电的并网运行困难问题,一是要扩大风电消纳的市场范围;二是要提高常规能源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三是要加快建立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取消发电量计划管理制度,实行由电力供需形成电价的机制,建立电力辅助服务机制。
二是要切实解决风电的并网运行问题。目前,我国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风电弃风问题,并不是意味着我国风电建设多了,而是暴露了我国电力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到2011年底,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0.5亿千瓦,2011年的全社会发电量为4.7万亿千瓦时。2011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为4700万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5%,2011年的风电发电量730亿千瓦时,占全总发电量的1.5%。而目前丹麦的风电发电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28%,西班牙的风电发电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16%,德国的风电发电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8%。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风电发电量在全部发电量中的比重仍然很低,我国的风电建设不是多了,而是差距还很大。之所以在风电比重还很小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弃风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风电建设集中在风能资源条件好的“三北”地区,这些地区电力负荷比较小,在当地全部消纳是困难的;其次,风能资源的间歇和随机特性,给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仍靠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是不能保障风电运行的,必须要创新管理措施;三是受发电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仍要保障所有发电站几乎平均的利用小时和发电量,加之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地区之间电量交换难以自由进行,加之上网电价的审批制度,大大限制了电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影响了地区间电力和电量的合理交换。
要解决风电的并网运行困难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扩大风电消纳的市场范围。目前,全国总用电量4.7万亿千瓦时,如果风电发电量占到目前全部用电量的10%左右,全国需风电发电量约5000亿千瓦时,对应的风电装机可达2.5亿千瓦;如果风电发电量占到目前全部用电量的约15%,全国需风电发电量约7500亿千瓦时,对应的风电装机可达3.8亿千瓦。从全国来讲,风电的市场潜力是很低大的,要做好风电的消纳工作,需要加强不同地区电力交换的能力,扩大风能资源配置范围。二是要提高常规能源发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更好地适应风电持续变化的特性,并应加强储能设施建设,除必要的抽水蓄能电站外,还要重视储热设施建设,在城市供热网络中配置必要的储热设施,这比建设储电设施要容易的多,合理释放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热电联产机组不能以供热为由不参与电力系统的调节运行。三是要加快建立电力市场运行机制,取消发电量计划管理制度,通过竞争方式安排各类机组的发电次序,实行由电力供需形成电价的机制,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建立电力辅助服务机制,真正形成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管理体制。
三是构建科学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推动新能源发展是能源领域的重大变革,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虽然风电是最为成熟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但目前风电成本仍然明显高于常规能源发电,需要给予合理的政策支持,加之风能资源的间歇和随机特性,风电在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电力系统的管理者也不乐意更多的消纳风电,因为这会增加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因此,要不断提高风电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发挥风电在节能减排和能源转型中的作用,必须建立科学的政策体系和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