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滁州市来安县致力于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建设了小李庄风力提水节能灌溉系统,为当地种植大棚蔬菜的老百姓灌溉蔬菜降低了成本,提供了便利。

风能提水净化器

风能提水转为民用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属于典型的季风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007.3㎜,水资源总量675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460亿立方米,人均、亩均占有量都只有全国平均的1/2。受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农业生产用水紧缺,常从沟、河、塘、堰中提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电力能源,污染了大气环境。
2007年由国家气象局和安徽省气象局联合立项,在来安县相官小李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建成了滁州市第一个风力提水机,2008年增建两台风机,目前三台风机运转良好,解决了周边100多亩蔬菜大棚的灌溉用水及居民饮水。
三台风机安装在小李庄南面的高岗上,以西面水塘为水源,通过风力采集实现单点提水,并将水经过预设管道输送到水塘西侧的蓄水池。蓄水池与水塘的高度差约10米,而蓄水池与菜地的高差为15米,这样就形成了自流灌溉系统,风机开动后就可不停的给蓄水池供水。
为了保证风力提水节能灌溉系统运行,当地气象部门于2008年将一个四要素自动站迁入风机周边,随后升级为六要素自动站,为风力提水提供风速等气象资料。同时,对相关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观测与考察,设置部分测风站,取得风能水平分布的网点数据,分析当地风能资源的状况与特征。
当地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来安地势东西狭长,南北较短,北高南低,造成易旱易涝,往往南边洪涝,北边却还旱着,蔬菜等农作物灌溉用水需求较大。风力提水系统利用风能实现提水灌溉,3级风力每小时抽水达十几立方米,抽出来的水储存在蓄水池,保证蔬菜大棚24小时滴灌用水,每年为菜农节约电费三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