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化解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也不例外。
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强。
针对江苏省常州市如何在历史大潮流中抢占先机、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 记者就此作了采访。
光伏、风能、核能、光热、生物质能产业现状
进入“十一五”以来,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技术创新水平大幅提升,截至 2008 年底,常州市有 55 家规模企业相互配套,形成以光伏、风能、核能、光热、生物质能装备为主的超百亿产业。
在光伏产业方面,常州市目前规模以上的光伏企业超 30 家,产品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天合光能、亿晶光电带动性强,天合光能在 2007 年全国可再生资源蓝天排行榜中列全国第二,亿晶光电电池片产量排位跻身全国前十位。常州市还以它们为核心组建了天合光伏产业园及金坛光伏产业园。
在风能产业方面,常州拥有风力发电部件制造企业 10 余家。2008 年,江苏新誉风能设备有限公司 1.5MW 风力发电整机已经形成批量生产,当年实现销售收入 8.8 亿元,同比增长 166.67%,该企业位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
在核能方面,今创集团、上上电缆、华鹏变压器、辅机总厂等紧抓国家大力发展核电之机,在核电电缆、核电配件产品上取得了较大发展。
在光热方面,全市有近 200 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并拥有而今太阳能、龙泉太阳能等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而今太阳能在国家“家电下乡”太阳能热水器招标中一举中标,有 3 只产品被确定为江苏省区域销售产品。
在生物质能方面,卡特石油、强林生物走在全省前列,用地沟油及动植物油提炼的生物柴油已实现批量生产,利用炼油的尾料生产生物增塑剂、润滑油等延伸产品,使企业达到零排放。
距离和对策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后劲较强。天合光能、亿晶光电等龙头企业生产未受到金融危机大的影响,围绕龙头企业,常州市还有一些配套加工能力强、规模较大的企业,如顺风光电、东君光能、中弘光伏、灵晶半导体、亚玛顿玻璃等,形成了明显的集群效应。一些企业借市场洗牌之机,积极兼并重组,逐步调整发展战略,与全球企业密切合作,抢占市场份额,为未来的发展提前布局。亚玛顿玻璃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60%。
而另一方面,常州市新能源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光伏、风力发电产品终端市场对外依赖度高;
2.光伏、生物质能原材料以及风电机组关键部件供应不确定因素较大;
3.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产业发展;
4.产业配套能力仍需提高,产业链有待完善;
5.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等。
今后 3 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1.重点推进“二园四团”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2.实施新能源示范工程、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3.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
4.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5.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突破重点产品领域。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
1.重点跟踪和支持天合光能年产 500MW 太阳能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项目以及亿晶光电多晶浇铸、电池组件项目和新誉风能 1.5~3.5MW 级风力发电机组项目;
2.强力推进亚玛顿玻璃的TCO导电玻璃产业化项目实施;
3.积极引导中弘光伏、美晶太阳能、创大光伏、天山重工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
依托常州市现有产业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制造业基础优势,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能级,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光伏和风能产业,积极发展核能装备、生物质能和光热产业,力争用 3 年时间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来源:常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