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三峡风行天下
然而,内蒙古风电看似风光的背后,却是一个令人愁肠百结的窘境。手捧“香饽饽”的内蒙古电网一直困于“车多路少”的钳制:一边是蒙西电网风电比例屡创新高,另一边弃风的情况却日益严重。今年一季度,蒙西电网弃风量25.1亿千瓦时,弃风率高达45.2%,大胃口的风电巨人“有饭吃不饱,有劲没处使”。
据悉,“十一五”以来,国家已经连续7年没有给蒙西地区新核准一条电力送出通道。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的欠缺,与国家级能源基地的定位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2011年年中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内蒙古定位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并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要优先安排建设,着力解决内蒙古风电接入送出难的问题。但是,令人困惑的是,21号文件发布至今整整一年多了,电力外送通道依然没有着落。
在内蒙古,闲置的风电遍地都是,火电的境遇也不好过,如此情况已经持续了数年。如果将数以百万千瓦的闲置发电能力都开启,可以为北京这样的超级城市解决全部供电任务。但如此规模的电力无法储备。目前,解决之道无非是如下两条路:一条是外送,另一条是就地消化。
近几年来,湖北、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纷纷与内蒙古签订送电协议,新增外送电需求容量超过2000万千瓦。张福生总经理一直在憧憬:采用超高压和特高压结合、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的输电方式,尽快解决电力外送的瓶颈问题,变输煤为输电,变输沙尘暴为输清洁能源,鼓励在全国范围大容量消纳风电,将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有利于化解内蒙古风电“弃风和窝电”的烦恼,有利于化解南方多省资源匮乏和“缺电”的困扰。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第二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完全剔除了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也随之“全线回防”,自治区“十二五”绿色能源发展规划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很可能落空。现实情况下,内蒙古的权宜之计是逐步消纳现有并网风电的产能,上马更多工业项目就地消纳或建设通道,无论哪种方法能打破僵局,都已是箭在弦上,谁来拉这个弓,考量着各方智慧。
无论未来世界能源如何匮乏,内蒙古的西北风永远不会枯竭;无论未来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如何涨价,内蒙古的西北风永远不会涨价。如果国家“十二五”期间规划的7条特高压外送通道能够如期投产,蒙西电网风电年电量比将会突破25%,而且能够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张福生表示,内蒙古电网风电开发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是全国风电发展的共性问题,在多年探索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向国家能源局提出了解决政策、市场诸多症结的建议,希望引起国家足够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寄望十八大的东风吹过草原,澎湃能量传遍全国。
风貌
内蒙古是一个天然的非化石能源宝库,碳汇总能力1.52亿吨,占全国17%居于第一位。中国气象局最新风能资源评估报告显示,内蒙古已探明技术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可装机容量3.8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2,是国家规划的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中另外6个最大装机容量的1.8倍。风能资源富集区面积达12.8万平方公里,具有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稳定性高、连续性好等特点,利用小时数高达2600小时以上,风力发电完全成本低于0.45元/度,堪称中国风电之都。
风情
内蒙古西部在全国最早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风电,迄今已有23年历史。截至今年9月底,蒙西电网风电并网装机容量928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占电网统调总装机的22%,占电网最大发电负荷的32%,占电网最高供电负荷的38%,风电装机规模和电网消纳比例等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今年4月13日,风电日上网电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时;5月21日,电量比达到30.9%创历史新高。风电已经渐成气候,已成为蒙西电网第二大主力电源,预计年底将在全国省级电网中首家突破1000万千瓦装机。
风势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到“十二五”末,风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超过三峡的装机容量,占全国1/3左右。《全国七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明确,到2020年,内蒙古风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30%左右。同时,内蒙古距华北、华中、华东和华南等负荷中心约600-2100公里,是特高压输电的最佳距离。据权威部门测算,内蒙古送江苏的落地电价低于当地火电上网电价,送广州的特高压直流通道送电成本仅为0.1元/千瓦时,风电上网电价平均0.51元/千瓦时,内蒙古在全国的电价最低、综合性价比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