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对于风电无功补偿的整体系统设计,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规范,但是具体怎么操作,如何才能优化系统,都没有相关的标准说明。
“单台风机一般装有无功补偿装置,具有一定的无功补偿能力,我们在考虑能否利用风机整体的无功补偿能力就可以满足一个风场的需求,”王险峰对记者说,“同时,我们也在担心,如果整个风电场进行集中补偿的话,风机的单个能力会不会就显现不出来了?”
在王险峰看来,其公司之所以看好国内无功补偿市场,也正是因为看重了目前风电场无功补偿欠缺优化的系统。他带领的公司正在研究是否能结合风机和风场的综合补偿系统,使两者达到优化、协调的技术。
目前,在无功补偿改造上还存在一些分歧,单台风机的无功补偿改造和风场的改造往往没有协调,制造商、运营商往往各自为政。王险峰担忧的是,在一些老风场,即使风机具有了无功补偿能力,对于风场而言,也达不到目前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无功补偿装置改造的费用问题。目前风电场对无功补偿的改造,一般都需要进行拆除老式装置工程、土建工程、新设备安装工程。据吴飞介绍,此次他负责的201MW风电项目,光是对新设备的采购,金额就达到了约800万,只能由风场运营商埋单。如果加上土建等其他费用,费用则高达上千万。这无疑又给运营商增加了一项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