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19日,在“人工智能与未来能源系统”为主题的远景闭门科技会上,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发表重磅演讲,首次系统阐述人工智能作为划时代生产力的革命性影响,并清晰定义了“物理人工智能”这一前沿概念。他指出,未来能源系统的竞争核心将从传统的“物质资产”转向“人工智能资产”。
AI的跃迁:从“工具”到“主体”
张雷认为,与以往的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生产力革命不同,AI实现了从“自动化”到“自主化”的飞跃。这种根本性的范式转变意味着系统开始能够自我感知、自我决策、自我进化。
“人工智能正在摆脱工具属性,从客体走向主体。我们不应再仅仅视其为工具,而应视其是一个需要培育的、拥有无限潜力的‘孩子’,和能与之共创的‘同事’。”张雷表示,这种认知转变是拥抱AI时代的前提。
能源系统的挑战与AI的机遇
随着可再生能源成为主体能源,电力系统复杂性呈指数级增长,而市场化进程使电价波动剧烈。张雷深入分析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后带来的系统复杂性和市场不确定性挑战。
“人类的焦虑,正是人工智能的机遇。”张雷指出,这种“人类大脑已难以驾驭”的复杂巨系统,为AI提供了绝佳的应用场景。AI的超级能力能够在毫秒级处理海量数据、发现隐藏规律、做出最优决策,从而化解人类在复杂能源系统中的焦虑。
“物理人工智能”:消除AI“幻觉”的新范式
张雷深入阐述了“物理人工智能”概念,即AI与物理定律、系统边界、知识图谱深度耦合的新范式。他强调,将数据智能与能量守恒定律、空气动力学方程、潮流计算等物理规律相结合,能有效消除传统语言大模型的“幻觉”,让AI在真实物理世界中可靠地发挥作用。
“气象大模型是物理AI皇冠上的明珠”。张雷介绍,远景研发的“天机”气象大模型,显著提升了7天以上的中长期气象预测准确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能源大模型:未来竞争的核心资产
具备全局感知、系统洞察和持续进化能力的“天枢”能源大模型,已成功应用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储能和风机收益,优化电力交易和资产投资决策。
张雷认为,未来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从装机容量和资产规模,转向“人工智能资产”的规模。他呼吁行业关注三个关键指标:“你的大模型智商有多高?智能体数量有多少?算力有多大?”
这场从“物理资产”到“智能资产”的深刻转变,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张雷表示,物理人工智能主导下的能源大模型,必将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赋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也必将终结行业同质化的“内卷”竞争。
【掌上风电编后语】张雷对“物理人工智能”的阐述,为能源行业理解AI价值提供了全新视角。当大多数企业还将AI视为降本增效的工具时,远景已经将其定位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体”。这种认知领先可能比技术领先更具深远意义。能源行业正在从“重资产”的规模竞争,转向“重智能”的质量竞争,大模型的智商和智能体的数量,或许真的会成为未来衡量能源企业价值的新标准。在AI重塑一切的时代,这种前瞻性思考不仅关乎企业竞争力,更决定着中国能否在全球能源变革中占据制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