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掌上风电消息,10月2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已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正进入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的新发展阶段。这一成绩标志着中国风电产业不仅规模领先,更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截至2025年8月末数据显示,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已突破5784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8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15.7%。更值得关注的是,规模以上风电企业的发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0.1%,风电正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力量。
按照规划预期,到203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是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突破36亿千瓦。
我国风能资源禀赋优越,开发潜力巨大。数据显示,“三北”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通过本地消纳与跨区平衡,可提供最具成本效益的电力供应;中东南部地区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适合因地制宜集约开发;而离岸300公里范围内的海上风能资源开发量超过27亿千瓦,目前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风电整机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已出口至全球六大洲的57个国家,7家整机制造商已在海外建立工厂或正在积极推进建厂计划,中国风电技术和装备正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
面向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十五五”期间,我国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将不低于1.2亿千瓦,确保203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容量达到50亿千瓦。这一宏伟蓝图预示着中国风电产业将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掌上风电编后语】中国风电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的背后,是无数风电人砥砺前行的足迹,是国家能源战略的坚定支撑,也是绿色低碳发展决心的生动体现。从西北戈壁到东南沿海,从陆地到海洋,一座座风电机组正将清洁电力送入千家万户。面对“年均新增1亿千瓦+”的新时代,我们期待风电产业继续乘风破浪,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电网消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更多风电力量。前方的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明确,未来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