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能源岛(Copenhagen Energy Islands)公司将充分利用 CIP 在海上风能领域的长期经验和专业知识,在全球范围开发能源岛项目。目前,该公司正在北海、波罗的海和东南亚开发约 10 个能源岛项目。

丹麦能源岛设计图(来源:CEI)
能源岛是指一种大规模海上能源枢纽中心,它有助于扩展全球下一代海上风电的部署。能源岛以创新的方式,将现有的、经过验证的技术结合到一起,可迅速扩大规模,从而降低海上风电建设和集成的成本。特别是电力传输成本可大幅降低,并可实现大规模海上制氢,以及绿色电力和清洁制氢之间的协同。
CEI独立运行,由 CIP 及一批投资者共同拥有,创始股东包括北欧、欧洲和北美的主要投资者,如 PensionDanmark(丹麦养老基金)、PFA(丹麦最大商业养老金公司)、SEB(瑞典北欧斯安银行) 和 Andel集团(丹麦领先的能源和光纤集团及社会团体,也是Ørsted能源公司的股东)等,这些投资者在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均有不错的投资记录。

CEI的创始股东构成
CIP 执行合伙人兼创始人 Jakob Baruël Poulsen 表示,能源岛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规模化发展的成熟解决方案。如果想在 2050 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就必须大规模部署海上风能。而目前海上风能面临的挑战,除了增长不够外,如何将大规模海上风电纳入到全球能源系统是个难题。而能源岛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工具。
Andel集团首席执行官 Jesper Hjulmand 表示: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危机的后果日益明显,而能源岛是以高效、经济的方式新增大量可再生能源的关键驱动力,从而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更加绿色的未来。

丹麦北海能源岛项目 VindØ 效果图
能源岛旨在解决海上风电建设面临的三大挑战:
1、显著节约成本。与传统的海上风电场建立高压直流转换器平台相比,建造一个可支持10GW海上风力发电的能源岛的成本更低——原因很简单,因为每多建造一个导管架基础都比在岛上增加一公顷面积的成本更高。在岛上制氢也将大大降低传输成本,因为输氢管道的成本仅为高压直流电缆的 20%。
2、加快海上风电部署速度。能源岛可加快海上风电的建设速度,因为它依靠的是当地已有的其他海上基础设施(如港口、桥梁和隧道)的供应链,因此很容易调动产业链并进一步扩展能力,且可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和开发活动。此外,建立一个可容纳 10GW 海上风力发电的岛屿比建造同样规模的海上换流器平台更加省时。
3、减少电网限制。选择在能源岛上直接制氢,将可提高电力电缆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电网建设的需求,减少海上风电弃风现象,因此也可以减缓对电网限制的压力。比如在低电价时利用风电在岛上制氢;在高电价时则直接出口电力,从而使风能资源发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