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丈蒲帆海上开”,千百年来,“百尺风帆”一直是中华民族逐梦深海的美好向往。如今,浙江宁波象山县东北部海域,一台台白色风机即将立于碧海之中,迎风转动,畅想走出诗句,阵阵海风吹进千家万户。

太重自主设计制造的轮毂正在现场等待吊装
此次中广核集团象山涂茨海上风电项目,是太重自主设计制造的10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首次亮相。该项目叶轮直径长达185米,叶片长达90米,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每年可输出超1800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能满足近1.5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将为宁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要了解这个“大家伙”,不妨先看几个关键词:
“首次”
该风电机组主传动系统应用了柔性传动+三级行星紧凑集成型技术,属国内首次。
“可靠”
产品通过260小时验收,保障单台机组95%可利用率。
“全面”
太重可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调试、保险投保提供全流程服务。
“细致”
组织结构设计评估15余次,业内专家评审10余轮,产品优化260余处,现场技术服务、技术支持150余天。
一系列独特优势,无不彰显着太重深耕风电领域的雄厚底气。太重新能源公司拥有行业一流的16兆瓦风电齿轮箱试验台、全省最大的几何检测中心、国内风电齿轮箱最先进的齿圈柔性生产线……
作为风电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太重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牵引各重点企业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推动形成以太重整机制造为引领,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法兰、塔筒等配套产品同步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具备了全系列海上和陆上风机制造能力,机型涵盖16兆瓦以下全系列风电机组,已形成年产1500台风电整机、6000台风电齿轮箱及6万吨塔筒的产能,可满足1000万千瓦/年风电装机需求。

10兆瓦主机从太重滨海码头发往用户现场此次象山涂茨海上风电项目与中广核的友好合作,是公司积极释放“链主”企业政策红利,充分发挥设计制造优势带来的良好效果,形成与央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典范。接下来,双方将在山西省内联合开发100兆瓦风电项目,成为推进全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海上风起绿电来,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海上风电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链主”太重直面时代命题,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聚焦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产学研深度融合,致力于实现全产业链互利共赢、成链集群发展,努力形成“立足山西,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产业发展格局,引领我省风电装备产业实现链式集群发展,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太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