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汉堡风能展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远景的碳中和路径:从What到How
2022-04-25 来源:能见
 从概念到现实,一年后见真章。
 
去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远景科技集团举办“零碳伙伴日”活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宣布将在2022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28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
 
此举让远景成为承诺最早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的中国公司,也一度将其推至风口浪尖。
 
有人惊叹远景的魄力,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碳中和处在国家顶层战略的黄金赛道上,企业的碳中和承诺到底是概念还是现实?还需要实际的数据来说话。
 
今年4月22日,远景发布《2022碳中和行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亮出一年来的成绩单。远景智能副总裁孙捷介绍:“整个集团2021年运营部分温室气体排放相比于2020年下降4.4%,这个成绩是在远景全球业务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
 
同时,远景还依据《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企业净零标准》,制定了净零长期减排目标。
 
如何实现零碳一直是在解决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的巨大挑战,面对制定的零碳目标,远景如何从What到How?
 
四大举措助力实现运营碳中和
 
在电力领域,电气化是碳中和的核心,也是碳中和成本最低、技术路径最为成熟的方式,电力绿色转型需要借助光伏、风力、水电等清洁发电技术。
 
远景科技集团零碳产品首席科学家邱林介绍:“2021年,远景业务增长速度非常快,如果不采取任何减排措施,仅运营层面碳排就会达到12.9万吨左右。
 
通过能效提升、可再生电力能源电力开发、绿电交易和绿证采购的方式,远景在2021年实现减排约5万吨,占全年碳排总量的39%。
 
孙捷对「能见」表示:“我们预测,整个2022年的运营碳排放将达到2020年的2倍以上。”
 
《报告》显示,2022年远景运营碳排放将达到26万吨以上。孙捷介绍,为了实现2022年实现运营碳中和的承诺,远景除了采用上述提到的三种方式外,还将购买高质量的碳补偿额度进行抵消。
 
“通过以上四大举措,预计自建绿电减排量占全年碳排放基准的比例由2021年的2.4%提升至13%;2022全年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约59000MWh,相当于约1万人口城镇一年的用电量。”孙捷表示。
 
对于外购电力的排放,远景将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探索绿电(含绿证)采购途径,与当地电网、电力公司合作,将绿电交易和绿证采购减排量占全年碳排放基准的比例由26%提升到62%。
 
实现价值链碳中和的必杀器
 
零碳产业园则是远景有信心能实现2028年价值链碳中和的必杀器之一。
 
远景首创的零碳产业园模式,有机集成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也带动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园区内投资建厂,用更大规模的清洁能源来驱动整体的减碳行动,深度改变供应链结构,进而推动工业体系的变革。
 
4月8日,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到2025年,该产业园将带动当地实现3000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10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实现1亿吨二氧化碳年减排的目标。
 
远景科技集团高级战略总监张元强调,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基于“新型电力系统”“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和“绿色新工业集群”三大创新支柱打造。
 
园区内80%能源由本地的风电、光伏和储能直供,20%通过与电网合作进行绿电交易的形式,实现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这些与基于绿氢的能源岛组成了“新型电力系统”。
 
“零碳数字操作系统”的背后是远景的EnOS™智能物联操作系统以及基于EnOS™的方舟能碳管理平台,园区内包括碳排放等在内的信息都依靠EnOS™进行收集,并且和国际标准实现全部打通与适配,并且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给园区的产品打上“零碳绿码”,让零碳贸易畅行全球。
 
零碳产业园还将因地制宜地打造和带动“绿色新工业集群”的发展。远景不仅以自身的在风电装备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数字信息产业、绿色制氢产业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带动,还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在当地打造零碳创新生态。
 
远景希冀,通过三大创新支柱,零碳产业园——这个能源转型“先立后破”的重要载体,未来能在全国更多的地方开花结果。
 
此外,远景的零碳产业园模式还将在欧洲、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落地,为当地可持续经济、就业、环境带来深远影响。未来10年,远景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建设100个零碳产业园,这将成为绿色新工业革命重要引擎。初步估算,到2030年,每年将为地球减碳10亿吨,相当于一个日本的每年碳排量。
 
智能物联网技术则是远景保证碳中和目标达成的另一必杀器。依托自身强大的智能物联操作系统EnOS™,远景已帮助包括远景能源、远景动力、远景智能业务相关的超过100家价值链企业上线了远景方舟能碳管理系统,覆盖近 20%的价值链企业。以供应商舍弗勒集团为例,远景为其提供了包含分布式光伏投资、充电、储能、绿电采购、绿证交易等在内的综合零碳解决方案。预计到2022年底远景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时,这一数字将超过350家。
 
同时,远景的碳中和实践也不断助推其产品的零碳化和低碳化。
 
远景动力已正式发布了供货奔驰的型号为EAHE2201A的国际首批“零碳电池”。该批电池产品从原材料开采、加工,到电池的生产等流程产生的碳排都经过了精准盘查与核算,不仅于此,远景动力还将电池产品产生的碳排放通过自主开发森林碳汇的方式进行抵消,并获得TüV南德在动力电池领域颁发的第一张碳中和认证证书。
 
远景EN-171/6.5伽利略超感知风机,经过对其全生命周期分析并遵循相关规则与标准,在基于国内乌兰察布风场的情景下,碳足迹仅为5.56gCO2-eq/kWh,表现远超行业水平,这主要得益于风机的大功率设计使得发电量大幅提升,并且轻量化设计减少了地球资源使用产生的碳排,该碳足迹结果也得到TüV南德的审核与认证。
 
通往碳中和,需携手各路合作伙伴
 
正如硬币有正反面一样,碳中和目标对相关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这条黄金赛道上的玩家越来越多,竞争加剧不可避免。随着国家补贴逐步退坡, 整个行业也进入成熟期,一切交给市场,考验的是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对远景和它的合作伙伴来说亦是如此。
 
为了加速实现碳中和,是否会让企业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
 
“实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气候治理。” 邱林强调:“实现气候治理可以认为是就企业生产制造、能源消费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而将企业为自身生产制造和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消除或抵消,则是在碳中和方面需要花费的成本。”
 
孙捷则认为,远景的思路是将“实现碳中和”看做碳资产来进行管理。结合远景的业务,孙捷坦言,作为绿色科技企业,远景不仅为自身也为价值链企业提供稳定、可靠、低价的绿电,还为行业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做了很多创新和突破。更重要的,成为全球企业、政府和机构的零碳技术伙伴,这是在零碳时代到来后远景对自身发展的新定位。孙捷表示,在过去十多年里,远景除了自身成为零碳技术先锋外,也将合作的触角伸向多个领域,成为全球企业、政府和机构的零碳技术伙伴。
 
在能源发电侧,远景助力打造全球最大“源网荷储”项目、协助国电投搭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数据中台,并与国家电网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帮助电力行业打造碳减排的极佳路径。
 
在基础设施领域,远景同剑桥大学等合作加速楼宇建筑零碳转型,与德国电信合作打造绿色能源整体充电解决方案,并为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安特卫普港等国际知名港口打造零碳解决方案,与全球知名的航空领域IT供应商SITA一道为全球机场提供端到端的零碳解决方案。
 
在消费侧,远景与星巴克、立讯精密和丰田通商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同向而行,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
 
在过去的一年,远景与红杉中国共同成立的碳中和技术基金,在零碳技术产业园等方面积极构筑应用场景,助力构建零碳经济体系。此外,远景还与埃森哲、必维集团、仲量联行(JLL)、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等众多全球领先的组织、机构和企业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多领域的零碳创新生态。
 
从零碳路径,到零碳产品与解决方案,到助力合作伙伴实现零碳转型,再到携手众多机构打造零碳创新生态,远景在过去的一年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从概念到现实,企业只有拿出可靠的数据和实在的产品,才见真章。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江毅与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 • 投资63亿元!福能股份投建656MW海上风电项目
• 嘉泽新能二级控股子公司350MW风电项目获核 • 华能黑龙江分公司富裕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
• 大唐斩获云南昭通50MW风电项目 • 200MW,32台风机!中国一重龙江二期项目完成"零
• 能建海投成功签署阿塞拜疆2GW海上风电投资 • 大唐180MW 风机采购开标,电气风电、三一重能
• 中国电建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下降,风电业 • 500MW!谷歌在中国这一地区签署的首个海上风

  图片资讯: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超 59 万千瓦!山西大规模废止风光项目,新能源产业迎来 “大洗牌”
超 59 万千瓦!山西大规模废止风光项目,新
2025能源格局大变局: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电,非化石能源占比突破60%
2025能源格局大变局: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
汉江能源公司“风力发电机叶尖示廓装置”发明专利获得国家授权!
汉江能源公司“风力发电机叶尖示廓装置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新标杆
“中天39”苍南项目告捷!创海上风电施工
华能黑龙江分公司富裕200MW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工作正式启动
华能黑龙江分公司富裕200MW风电项目首
江毅与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
江毅与三一集团董事长向文波举行会谈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美国风电从2.4GW到160GW的跨越与挑战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升级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法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竞价推广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6 | 掌上风电——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号、视频号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