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汉堡风能展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3-05-11
通过建设风电配套的220 千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强风电基地与省内电力负荷中心及东北电网的联系,促进黑龙江风电的市场消纳。

专栏2 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布局及重点建设项目(万千瓦〉
基地名称
已建容量
新增容量
规划容量
重点开发区域
重点项目
消纳市场
河北
378
720
1100
张家口、承德、沿海地区
建成张家口二期(165) 、承德一期(85) ,启动张家口三期、承德二期百万基地,建设唐山海上风电场项目
华北电网
蒙东
382
420
800
通辽、呼伦贝尔、兴安盟
建设通辽开鲁百万基地(150) 、通辽科左中旗珠日和百万基地(200)、建设兴安盟桃合木百万基地、呼伦贝尔百万墓地。
东北电网
蒙西
630
670
1300
包头、巴彦淖尔、乌兰察布、锡林郭勒
建成包头达茂旗百万基地(160) 、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百万基地(210 )、锡林郭勒百万基地(600) .建设乌兰察布幸福和吉庆百万基地。
华北电网和华东电网
吉林
202
400
600
白城、四平、松原
建设白城通榆瞻榆百万基地、白城洮南百万基地、大安百万基地、四平大黑山百万基地、松原长岭百万基地。
东北电网
甘肃
144
950
1100
酒泉、武威
建成酒泉千万基地一期工程 (380)和酒泉千万基地二期工程(300) ,建设武威民勤百万基地。
西北电网
新疆
113
900
1000
哈密、乌鲁木齐
建成哈密东南部百万基地(200) .乌鲁木齐达坂城百万基地。结合哈密地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哈密三塘湖百万基地、哈密淖毛湖百万基地。
西北电网和华中电网
江苏
156
450
600
盐城、南通
建成首批特许权海上风电项目(100),建设盐城东部、南部海上百万基地。
华东电网
山东
197
600
800
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潍坊、青岛、日照
建设沿海陆地及内陆分布较广的风电项目,建设莱州湾、鲁北海上百万基地。
华北电网
黑龙江
199
400
600
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东部(依兰、通河)、佳木斯、伊春、绥化、牡丹江等
建成大庆西部百万基地(100),建设大庆北部、齐齐哈尔富裕百万基地
东北电网
合计
2400
5500
7900
 
 
 
注:新增容量一栏含重点项目和其他分散项目。
2 、加快内陆资源丰富区风能资源开发
 加快风能资源较丰富内陆地区的风能资源,包括:山西省的朔州、大同、运城和忻州地区,辽宁省的阜新、锦州、沈阳、营口地区,宁夏的吴忠、银川和中卫地区。在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其他内陆省份,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中小型风电项目,扩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发挥这些地区风能资源距离电力负荷近、电网接入条件好的优势,加强省内及省际电网联系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大调峰电源建设,立足本地消纳同时加强相邻电网互联,通过网际协调运行提高消纳风电的能力。在实现规划基本目标的基础上,鼓励通过加强风能资源勘查和采用先进的风电技术扩大风电的开发规模。

3 、积极开拓海上风电开发建设
“十二五”时期,在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促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重点开发建设上海、江苏、河北、山东海上风电,加快推进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辽宁等沿海地区海上风电的规划和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国投产运行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
上海在已建东海大桥10万千瓦风电场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建设上海东海大桥二期工程、南汇和奉贤等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到2015年,上海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加快江苏盐城、南通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到2015年底,江苏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加快山东鲁北、莱州湾等海域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15年底,山东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加快河北唐山、沧州的海上风电建设,到2015年底,河北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
加快广东湛江外罗、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建设,到2015年,广东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 加快浙江嘉兴、普陀、岱山等海上风电建设,到2015年建成海上风电50万千瓦。加快福建青田、南日岛、平海湾等区域海上风电建设,到2015 年,福建建成海上风电30万千瓦。 广西在防城港及北海、辽宁在大连等海域,启动前期工作充分的海上风电项目。
加强海上风电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海岸线开发利用规划、重点海域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国防用海等规划的相互协调。鼓励在水深超过10米、离岸10公里以外的海域开发建设海上风电项目。潮间带海域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在与沿岸经济建设、生态保护、渔业养殖统筹协调的前提下进行。
各省海上风电通过建设配套的220千伏或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汇集,近期在省级电网内消纳,开发规模进一步加大后通过跨省外送通道扩大消纳范围。

4 、鼓励分散式风电发展
按照全国1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分布,综合考虑变电站附近风能资源、土地、交通运输以及施工安装等风电开发建设条件,在原则上不新增建设110千伏和66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可接入的风电装机容量,按照“分散开发,集中管理”的方式,支持和鼓励分散式风电的开发建设。各省(区、市)可结合风能资源和电网结构等条件,提出本省(区、市)分散式接入风电的实施方案。同时,积极鼓励开展风电与其他分布式能源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创新,最大限度提升清洁能源在当地电力消费中的比例。
在农村及高原、山区、有居民生活的岛屿、草原等边远地区,充分发挥风电与小型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等在季节、天气、地域上的互补作用,增强多种电源的联合运行能力,有效提高分散式接入风电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性,为当地能源供应提供支撑。
积极推广离网型风电的应用领域。促进远离城市的边远农村、牧区等地区离网型风电的发展,同时鼓励为城市景区、庭院等地方亮化和照明的离网型风电应用。
(二)配套电网建设与系统优化
1 、加强配套电网建设扩大风电消纳范围
进一步加强风电开发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协调,衔接好风电项目开发与配套电网建设,确保风电项目与配套电网同步投产,保障风电项目的顺利并网运行和高效利用。在风电项目集中开发且已出现并网运行困难的内蒙古、新疆、甘肃和东北地区,加强配套电网建设,结合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扩大风电的市场消纳范围。在风能资源和煤炭资源均比较丰富的“三北”地区能源基地建设中,在煤电基地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大型风电基地,利用煤电外送通道输送风电,通过优化送端电源配置,增加电源开发中的风电比重,在跨区电力外送方案中优先考虑输送风电,提高外送电量中的风电比例。
华北地区:研究加强河北北部电网与京津唐电网、河北南部电网联网的方案。利用锡盟外送输电通道,增加锡盟、乌兰察布等地区的风电消纳能力。完善蒙西电网到华北电网的现有联网通道,加强蒙西电网与华北电网的协调运行,提高蒙西风电的外送规模及华北电网对蒙西电网风电运行的支持作用。
东北地区:研究蒙东至东北主电网的输电通道,为东北的蒙东、吉林地区增加风电消纳能力。在黑龙江等地区加强“北电南送”电力输送通道建设促进风电在更大范围消纳。
西北地区:利用新疆至华中地区的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为新疆风电增加消纳空间。研究利用西北电网主网架建设以及与其它电网的联网工程,提高甘肃风电消纳能力。结合宁夏等地区“西电东送”电力外送通道建设,促进风电在更大范围消纳。
2 、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系统调峰能力
优化各区域电力系统的电源结构和开发布局,合理安排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电站等调峰电源建设,加强供热机组供热监测和运行控制,提高供热机组参与调峰的调节性能。风电集中开发地区通过优化各类机组的协调运行、统筹区域电网内的调峰能力、发展可调节用能技术、发挥跨区电网错峰调峰作用等方式,深入挖掘系统的调峰潜力,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调节能力,满足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需要。到2015年,集中开发的重点省(区)的风电发电量在电力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达到10% 以上,各区域电网应统筹配置区域内各省级电网的调峰能力,提高区域整体上消纳风电的能力。鼓励在具备风能资源条件的地区就近分散开发风电,并在配电网内就地消纳。
3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增强消纳风电的能力
进一步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有效改善系统负荷特性。在北方风电集中开发地区,建立风电场与供热、高载能、农业排灌等可调节用电负荷、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开展蓄热电锅炉、热泵供热等利用低谷风电的“以电代煤”供热试点。选择适宜地区,探索开展工商企业用户参与电网调峰运行方式试点,建立局部地区风电与电力用户双向互动协调发用电运行机制。合理安排农业排灌用电时间,促进用电低谷时段的风电利用。制定合理的峰谷电价、分时电价、直供电价等,保障各类削峰填谷措施发挥作用。鼓励各省(区、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电力用户的负荷管理试点示范工作。
4 、建立风电功率预测预报体系,促进风电与电网协调运行
建立以风电功率预测为基础的电网调度与风电协调运行机制。各风电场建立风电预测预报系统,按照相关要求向电力调度机构报送风电预测信息。省级电力调度机构建立覆盖服务区域的中长期、短期超短期的风电预测体系,结合各风电场功率预报结果,建立以风电功率预测技术为基础的风电并网运行调度工作机制,协调安排各类电源发电计划,使风电与电力需求和其他电源运行相互适应。电力调度机构制定优先调度风电的电网调度运行规则,建立统筹风电消纳能力的分级控制指标,做好分散接入配电网的风电运行管理。加快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等支撑风电场安全运行的关键电气设备的规范化应用。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安徽合肥新能源开发利用方案:到2025年底集中 •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因地制宜推广光伏、风电
• 上海浦东新区:配合市级部门推进海上风电项目 • 浙江: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友好并网
• 海南:构建“需求牵引、装备制造、示范应用” • 山东: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推动陆上
• 内蒙古乌海市分散式风电项目2025年开发建设 • 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有序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 • 华中能源监管局关于《湖北、江西、重庆电力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6 | 掌上风电——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抖音号、视频号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