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设置首页] []

首 页

找产品

找企业

资讯中心

采购中心

项目招标

风能技术

专访报道

展会会议

人才招聘

风能书屋

百科资料

欢迎关键词竞价推广,热门搜索: nordex  叶片  株洲  基础环    请选好搜索类型!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北车风电“吃不饱” 两年只卖百台设备
2012-12-28 来源:济南时报
如果说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大唐风电已经感知到“寒意”,那么作为上游设备生产商则深刻体味到了“饥寒交迫”的滋味。今年以来,包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等在内的国内知名风电制造企业普遍出现利润下滑甚至亏损现象,个别企业甚至被迫裁员自救。
 
而作为2009年落户济南的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 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日子同样“难过”。由于入行太晚,发电企业采购时又追求销售及安装使用业绩,该企业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卖出100套与华锐风电等年销售量近万台相比差距太大。记者日前走进北车风电深入感知企业“冷暖”。
 
十年一剑
北车风电落户高新区填补济南行业空白
 
沿着世纪大道一路向东,车子刚拐到春暄路,“北车风电”四个大字便映入眼帘,而这里正是济南首个风电制造企业——— 北车风电产业园所在地。“你们来的正好,等你们好久了,我们现在的心情就和这天气一样凉啊。”北车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项目部部长闫兴存表示,风电制造商今年集体“入寒”,效益较往年直线下降,北车风电济南厂的日子实在有点难熬。
 
谈到北车风电历史,闫兴存直言他们只是一个行业“新兵”。得知记者前一天刚刚奔赴平阴大唐风电场采访,他笑言,说来也巧,几乎与大唐风电同时,北车集团也于2003年开始调研风电市场,并于2005年正式进入风电制造领域。彼时的北车依靠其设计轨道交通的技术优势和雄厚的央企背景,先是尝试生产风机塔架业务,在逐步占据市场后,转向自主研发风电机组。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国产第一台双馈风力发电机于2006年在北车集团永济厂下线,目前全国60%以上的风机均采用此技术,可以说北车跨行进入风电领域开了一个好局。
 
随后,北车集团准备将风电业务纳入其主营五大业务之一,并计划在永济厂之外建设一个风电产业园。北车当时选定了济南、天津和西安三地,正在犹豫不决时,山东省政府全力支持协调,最终把北车风电“抢”到手。2009年9月4日,北车风电产业园正式落户济南市高新区;2010年4月16日,北车风电有限公司首台1.5兆瓦发电机组成功下线。用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的话说,北车风电产业园落户济南高新区,项目发展迅速并实现样机下线,填补了济南市在风电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空白,标志着济南与中国北车集团的战略合作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
 
企业诉苦
两年只卖出100套刚达到“及格线”
 
虽然开局比较顺利,但接下来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据电工部部长曹书强介绍,在国家强调大力发展包括风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后,风电制造商如同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2009年全国只有50多家风电机组制造企业,等到北车在济正式起步的2010年,全国已有上百家企业注册生产经营该业务。“可以说2010年是风电行业由盛转衰的转折年,由于制造商过多,发电企业和风资源又太少,盲目上马导致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库存压力太大。”闫兴存介绍,供需矛盾在2011年越发凸显。《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但同期国内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763万千瓦,较2010年下降6.**%,这是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曹书强坦言,中国风电产业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数十年的路。资料显示,2006年,新能源法实施后,风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风电的高速发展得到巩固,之后的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而由于国内的相关标准不规范,行业门槛低,导致企业良莠不齐。部分企业不但低价恶性竞争,而且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现在市场杀价非常厉害,大部分企业都在赔本生产,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成本低的企业降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曹书强说。
 
在北车风电看来,整机价格下降并不是最可怕的,订单太少才是困扰企业的致命“shashou”。综合管理部书记韩荣表示,业绩是这个行业独特的生存法则。他解释说,发电企业在购买风机前,最为看重的是企业的合同业绩和安装业绩,也就是说已经售出多少台风机,之前已经安装的风机是否运转良好,在调取各种营销和整机运作数据,并经现场评估后,才会决定是否购买该企业的设备。
 
作为入行晚的北车风电来说,销售安装业绩恰恰是他们的最大短板。曹书强介绍,虽然北车济南厂生产的风机设备已在国内达到了顶尖水平,且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500台。但相对华锐风电那种入行早、年销售量在万台左右的企业来说,北车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可言。从2010年第一台风电机组下线到2012年初,北车风电济南厂靠着央企背景和综合实力,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卖出去了100台风机,而这个数字正是风电制造商的“及格线”。“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制造企业只有安装销售突破100台你才有资格跟发电企业谈,否则只能被人家挑来拣去。”曹书强说。
 
困难重重
与大唐风电擦肩过政策红利已“消失”
 
采访中发现,虽然同为济南首个风电项目,作为发电方的大唐济南项目和制造商北车风电济南厂却并没有业务交集,大唐风电采购的风机来自国内另一家风电制造企业,并没有垂青北车。在北车亟待订单的情况下,身边的大唐风电却擦肩而过,让人颇为费解。
 
“我们也曾努力争取过,但最后还是很遗憾,失败了。”韩荣表示,大唐和北车同属央企,在招标采购时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之所以双方最终没有合作成功,背后的各方博弈等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曹书强坦言,北车风电刚起步,很难满足大唐这种老牌风力发电企业的“胃口”,虽然近在咫尺,没能谈成也很正常。
 
令北车难受的不仅是大唐风电“不理不睬”,更关键的是济南的风能指标也难以拿到。韩荣表示,风车制造商赚钱的方法其实很多,除了直接卖设备外,还可以向地方直接竞得风指标,然后再找发电企业共同开发,双发可签订合同,要求发电企业必须使用本单位生产的风电设备。
 
他举例说,按规定一个县级区最多引进两家风电企业,但济南某区却一口气招进了4家单位,风资源被瓜分殆尽。而中标单位只是为了先抢占地盘,并没有实际开发,北车虽然想投资介入也没了机会,“一旦拿到风指标,没人愿意放手。”他表示,目前北车在济南还没有拿到一个风资源指标,之前的几次努力全部以失败告终。
 
不仅如此,由于风电制造企业近些年纷纷上马,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行业有序发展,收紧了扶持政策。比如2010年之前,国家曾要求国产发电企业必须采用七成以上的国产风机组,但此政策红利随后即告取消。起初奔着政策支持的多家风电制造企业一时间陷入了困境,市场进入了洗牌淘汰期,包括华锐风电在内的老牌风电巨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裁员压力。
 
寻找机遇
逆势“招兵买马”盯紧海外市场
 
在目前行业“入冬”的背景下,作为“新人”的北车风电却捕捉到了机会。“我们进入晚,可能起步很难也有些损失,但晚有晚的优势,现在技术成熟,华锐风电等老牌企业犯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闫兴存表示,北车现在处于成长初期,可以说每多卖出一台都是赚的,但华锐这些主营风电的企业却扛不住,他们从年销售万台掉到目前五六千台,都是很大的失败。
 
据介绍,由于行业不景气,华锐风电日前已经给400多名员工放了假,每月只发给他们1008元生活费。“我们正在逆势招人。”韩荣表示,风电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作为北车这样的企业现在急需人才,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入了这一行就必须把风电做好。
 
另外,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惨烈,产能日趋饱和,许多风机制造商纷纷把眼光盯紧了海外。北车方面透露,目前正在谈一单海外生意,进展很顺利。但中国的风电企业在国外市场也遇到了麻烦,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做出终裁,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应用级风塔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并裁定中国应用级风塔存在44.99%-70.63%的倾销幅度,业内担忧欧洲市场会“跟风”对我国风电实行“双反”。
 
这样低迷的市场时期,在中国北车看来却是抢占市场的好时机。“北车早就想要切入风电市场,市场低谷期才有机会能买到好资产。”近日,中国北车董秘谢纪龙向媒体证实,中国北车公司正式收购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安金风科技公司80%的股权,并已将其更名为西安永电金风科技有限公司。而作为行业排名第二位的金风科技,目前只能进行战略收缩,只能眼看着手中的“肉”被北车抢走。
 
此外,北车济南装备公司3兆瓦海陆两用风电机组已于日前成功下线,海陆并进也是北车下一个战略规划。
 
风力发电迎来新一轮机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大唐风电还是北车风电,他们共同期盼的只有一件事:期待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风电企业度过寒冬。令业内人士颇感欣慰的是,近两个月来,虽然风电行业处于低迷期,但从发改委的审批进程看,整个电力领域的投资颇有猛增之势。当前密集上马风电,能够被很好消化,得到有效回报吗?生意社能源分社翟新宇分析认为,目前风电在各种新能源中,发电成本是最接近传统能源的,并且按照预期,未来三年国内年均新增风电装机规模至少可达1300万千瓦,市场前景还是很大的。
 
风车整机价格也在悄悄回涨。韩荣表示,每千瓦已经微涨到了4000元左右,终于不用赔本赚吆喝了。此外,山东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山东将鼓励海陆域风电建设,开发山区风能资源,推进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着力打造5个百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力争到2015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全省风电装机600万和1000万千瓦目标。而海上风电正是北车集团的发展目标,也许北车济南厂脱困就在来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就认为,此时投资风电并不适宜。他表示,风电行业由去年进入行业调整期,产能过剩、产能低端化、管理不善等问题有待解决。政府落实电价补贴的低效率也使风电“回暖”变得遥不可及。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风电行业回暖可能还要等到“十三五”,全球经济形势不太好,短期内都会在底部震荡。所以可能会有15%-20%的风电企业耐不过这个寒冬,但北车风电应该不在这个行列。
ewindpower.cn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粘转自“国际风能网”的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国际风能网”;
②部分文章转载其它平台,目的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其仅为原作者观点,特别提醒: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依据!;
③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及时联系;

看完了,返回首页

同类资讯
• 龙源电力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 • 东方风电与大唐海外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创新示范 • 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
• 直击会场!运达股份惊艳亮相2024中东世界未来 • 龙源电力江西120兆瓦风电入选省重点项目
• 时代新材首支220陆上风电叶片成功下线 • 中船风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集贤县开工
• 运达股份签约新疆哈密120万千瓦风电项目 • 阳光电源曹仁贤拜会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加强

  图片新闻:
COWI充分利用Bladed和Sesam的综合能力,助力海上风电发展
COWI充分利用Bladed和Sesam的综合能力,
龙源电力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成功落地实施
龙源电力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
东方风电与大唐海外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东方风电与大唐海外投资公司签署合作协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创新示范项目暨大型高端风电铸件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高端智能绿色转型创新
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项目顺利交付!
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
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天39’项目顺利交付!
立洋海工5000吨自航式全回转起重船‘中
直击会场!运达股份惊艳亮相2024中东世界未来能源峰会
直击会场!运达股份惊艳亮相2024中东世界
权威出炉!GWEC公布全球风电装机数据统计!
权威出炉!GWEC公布全球风电装机数据统计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升级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付款方法 | 联系方式 | 使用帮助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竞价推广
版权所有 国际风能网 © 2023-2025 | 微信订阅号:掌上风电 | 抖音:能源之音  
E-mailL:ewindpower@163.com  电话:130-7219-8820、150-502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