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风电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与转型阶段。为探讨新时期风电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明确发展方向,分享提高风电技术水平,实现从产量到质量的升级,从技术沿袭到真正自主研发的转变的解决方案,为国际国内风电企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积极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第五届国际风电技术与投资论坛于2012年5月10至11日在上海市举行。论坛围绕 “风电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风电场建设、管理与运维案例分享及经验总结”;“风电技术研发与创新”;“风电产业的投资机遇与挑战”;“风电并网运行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等主题展开探讨和对话,分享行业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次大会在当前中国政府围绕风电产业密集出台政策、行业标准的大背景下,承载了风电领域各界人士探索风电发展战略转折与变革之路,拓展对话与合作空间的期待与愿望,也负担着促进交流、凝聚共识的历史性责任。
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所、荷兰风电贸易协会、瑞典政府投资促进署、上海交通大学风电研究中心、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亚洲风力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上海万德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龙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元易如国际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西门子公司、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洛帝牢紧固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复合材料(中国)有限公司等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设计院和研究中心的高级官员以及境内外风能企业,风电制造企业和电力集团的领导,项目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汇聚一堂,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风电政策以及产业的发展展开了讨论,并广泛交流了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方案和项目进展。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董路影
论坛首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董路影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国内外风电发展回顾与展望”的主旨演讲,向与会代表就全球及我国风电发展动态进行了总体介绍,剖析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三大“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分析了我国风电发展的态势转变:从重视发展速度向重视发展质量转变,以集中开发为主,向集中与分散开发相结合的转变;以陆上开发为主,向陆上开发与海上开发相结合的转变,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相结合的转变。此外,她还分别就近期、长期对我国风电发展作出了展望,她提出,在未来的几年中,风电技术层面上大型化是一个发展趋势,陆上可能逐步过渡到1.5-3MW为主,海上5MW以上为主。同时发展电网友好型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友好电网技术是世界风电技术发展的方向。针对于此,我国将继续推进风电的规模化集中发展和分布式发展,促进风电装备产业的壮大升级,建立完备的风电装备制造体系,不断提高风电的市场竞争力。
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谢国辉
此外,针对当前风电快速发展中存在着的并网难、弃风、限电等问题,与会专家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华能技术经济研究院高工杨光指出,发电企业需改变风电项目的布局,向并网条件好、上网电价高的地区转移; 要扩大电网联网范围和强度、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调峰能力。此外,未来风电发展可结合集中式与分散式开发并因地制宜,开发低风速风电与海上风电项目,加以顶层设计和配套改革,包括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完善政策支持和突破风电开发运行、大容量储存能等核心技术, 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建立有效的网场协调机制和加强并网管理和检测。针对备受业内关注的并网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谢国辉提出,对于大规模风电并网与电源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在大规模储能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前,客观上需要电力系统配置与风电接入规模相适应的快速灵活调节电源,充分发挥灵活调节电源的快速启停优势,保障电网安全,支撑大规模风电并网发电和利用。针对电网送出工程与风电项目核准不同步、建设工期不匹配,电力系统消纳能力和外送能力的限制而导致的弃风现象,要求风电项目和配套电网送出工程需同步核准、同步建设和同步投产。此外,风电实现规模化并网发电,融入电力系统运行,严格的并网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乃是基本前提,同时未来电力系统接纳大规模风电引起的高利用成本需得到重视,促进大规模风电消纳的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与市场消纳方案也亟待落实。
埃克森美孚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东
会议上,风电产业上游企业龙源电力、华仪风能等主要项目开发企业与参会代表分享了开发项目案例与实践经验,上海万德风力发电公司等设备制造企业则向代表们介绍了核心技术。其中万德风电的总工程师贾大江介绍了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及技术,引发了参会企业及媒体的极大兴趣。埃克森美孚、西门子、Elektroskandia、Eplan、洛帝牢、欧文斯科宁、Lenze等国际知名零部件供应商通过会议向业界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为以后与风电制造企业及配套设备生产企业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本次大会作为风电产业内的一个重要国际交流平台,深入探讨了中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与面临挑战的解决方案,加强了国内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风电产业相关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及企业的沟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