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朗红(左)常常在工地加夜班,随便吃点夜宵就继续干活
“项目无人给予,需要争取;项目不能慢熬,需要拼抢;项目不靠别人,需要主动。”———摘自李朗红日记
“把我的骨灰撒在香山,青青小草是我的发丝,满山红叶是我的笑脸,让我的心温暖你们,把我的爱留给人间。”———李朗红遗诗
“父亲的心中,能容得下那么多、那么大的项目,装得下那么多的老乡,可是留给家人、留给自己的地方却很小很小。”———李凡(李朗红之子)
核心提示
一张地图、一个水壶、一只望远镜,2003年1月,52岁的李朗红就带着这些装备从内蒙古来到宁德,开始了他的电力事业开拓之旅。今年1月27日,这位大唐国际福建分公司党组书记积劳成疾去世,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海西大地和电力事业。
6年时间里,这位瘦小的男子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强度拼命工作。宁德火电厂、漳州风电场在滩涂上拔地而起,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而福建省第一个百万级核电站:宁德核电站也正在建设中。这些,都离不开李朗红的工作。
“他燃尽自己的生命,只因为他对福建的热爱,因为他对海峡西岸电力事业的深深眷恋。”连日来,记者沿着李朗红工作过的地方一路探寻,感受他忘我拼搏留下的足迹。
宁德核电发电公司生产准备部工程师吴斌:一个老疯子带群小疯子玩命
时间回到2003年1月15日,时任大唐国际托电公司计划供应部部长的李朗红受命前往福建开拓电力事业,他隐瞒了曾患过直肠癌的身体情况,只身来到宁德。
他买书、买报纸和各种地图,熟悉宁德的情况,寻找开发电力项目的机遇。李朗红的同事告诉记者,李朗红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福建省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掌握了这些情况后,李朗红通过查114、电话簿找到宁德市政府相关单位的电话号码,然后一个个打过去,使得宁德火电项目进入福建省和宁德市议事日程。
“当时,李朗红就带着一张地图、一个水壶、一只望远镜,踏遍了环三都澳临海区域,最终确定项目落地在福安市湾坞乡龙珠村。”福安市委常委丁瑞康回忆道:“我分管市内工程建设这么多年,从没见过像大唐宁德火电项目这么快的发展速度,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玩命工作的人。”
整整两年,李朗红带领筹备处全体人员像陀螺一样地旋转着,形成了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711”作息时间,那就是每天早7点至晚11点不间断地工作。在宁德核电发电公司生产准备部工程师吴斌的印象中,李朗红就是个“老疯子”,带着一群“小疯子”在玩命。
2006年6月、9月,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公司的两台60万千瓦机组先后投产,一座百万级发电厂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前期核准及工程建设。省委书记卢展工高度评价宁德火电项目是“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合作的一个典范”。
李朗红的司机史德鑫:我载着他每月跑6500公里
在宁德火电最忙碌的时候,李朗红无意间发现了风电资源。2003年6月间,他在本报上看到一则关于漳浦全县抗风沙的消息。李朗红想,风给当地带来了损失,但那里是不是有建造风电场的条件呢?
不久后,福鼎迎来一场暴风雨,李朗红决定立即上福鼎嵛山岛。时任嵛山镇副镇长的耿世昌回忆说:“上岛时,我们人都站不稳,他却很兴奋,说是来值了,当天晚上就赶写出报告。我们约定等核电项目建成,就来这里搞风电。”
至今,许多人对李朗红抓项目的敏锐嗅觉仍佩服至极,但没有人知道,他为此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李总在车上不是看资料就是看书,他给政府部门的汇报稿几乎是在车上背下来的。”一直跟着他的司机史德鑫告诉记者,从2004年2月到2008年7月,史德鑫的汽车跑了33.78万公里,平均每个月跑了6500公里。史德鑫说:“为了节省时间,李总常是一日三餐吃方便面。”
2004年12月,总投资约11亿元、装机10万千瓦的福建大唐六鳌风电项目开工,2008年12月,三期工程全部竣工投产,年发电量1亿千瓦时,成为我省最大的风电场。
宁德核电公司工程部副经理高传江:只要在宿舍 他都在钻研核电
2003年12月的一天,李朗红到宁德市常务副市长傅贤光办公室商谈火电项目时,无意中看到福建省核电办调研核电厂址的通知,他急电大唐国际总部。当月,大唐国际与省发改委就开展核电厂址前期工作达成共识,李朗红也从宁德火电转战筹备核电。
又是一次从零开始的出发。与他宿舍为邻的宁德核电公司工程部副经理高传江回忆说:“李朗红起早贪黑地忙。只要在宿舍,他都是在看核电方面的书。和我们在一起,他也经常问核电方面的问题。很多数据我们都说不上来,他却能脱口而出。这都是他自学的结果。”
2008年2月18日,宁德核电主体工程举行了开工典礼。省委书记卢展工感慨万分地说:“你们用两年时间做了别人二十多年没有做成的事,我对你们的魄力和勇气表示钦佩!
人物档案
李朗红,1951年5月出生于重庆,1972年5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先后在内蒙古包头二电厂、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公司工作。2003年1月起,历任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公司筹备处主任,福建大唐国际宁德发电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大唐国际福建分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2008年9月,任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因积劳成疾,今年1月27日病逝,年仅58岁。
李朗红曾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2008年,两度荣获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功臣”称号。
特写
想为妻子拉《梁祝》,却无法如愿
“上午,陪总公司领导验收泉州培训中心;下午,到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检查,核磁共振结果不好,消化内科专家说必须手术;晚上,到办公室整一份降低工程造价的资料,供公司参考。”这是李朗红在2008年7月3日写下的日记,此后日记一片空白。第二天,李朗红就到北京出差了,在北京的医院,李朗红被确诊为胆囊癌晚期,并进行了切除胆囊和总胆管手术。李朗红病倒了。
为了钟爱的事业,李朗红怠慢了家庭、怠慢了亲人、怠慢了自己,但他对同事、对人民却倾注了满腔的爱。
2008年12月30日是李朗红妻子的生日,当时李朗红已经病重,他挤出笑容对妻子说:“我在家给你开个茶话会,再给你好好拉上一曲《梁祝》……”话还没说话,李朗红已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再也拉不响《梁祝》,再也无法回到福建、回到核电工地上了。
司机史德鑫提到李朗红的时候,哭了。“他在北京住院,还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结婚,他想给我们主婚。”在宁德火电和宁德核电工作的年轻人多,李朗红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学问题,他多次找宁德市教委甚至市委协调,宁德市委为此召开了专门会议并解决了问题。
宁德火电厂附近的龙珠村和半屿村属渔业村,农民收入不高。李朗红看到龙珠村群众饮水困难,就筹资15万元帮助村里解决了饮水问题。李朗红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几个村的村民自发地给李朗红献上了花圈,“老人们哭得厉害,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走了。”
李朗红的爱并没有因他的离去而断绝。如今,他的儿子李凡,带着父亲“扎根福建”的心愿,辞掉了在北京的工作,与新婚妻子来到福安湾坞,成为宁德发电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
这是李朗红梦想的一种继承,一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