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产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风能发电的电量比例不能超过总发电量的5%,因为一旦超过这个比例,就可能造成电网不稳定,这是现阶段风电技术所决定的。”银联信总经理、首席分析师符文忠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事实上,2008年中国风电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0.37%左右,即便是国内风电产业最为发达的内蒙古,其2008年发电量约为37.42亿千瓦也仅占全区发电总量的1.33%而已,距离5%的限制还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当然,今年以来有关于风电是否过剩的争论甚嚣尘上。但从银联信提供的数据上看,风电产能远未达到所谓的“过剩”程度。造成这种假象的原因,正是来自于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银联信认为,可通过遏制风电发展速度或加快电网建设来解决。显然,后者是更好的选择。
“我国电网建设可以说是十分落后,电网的老化十分严重。”符文忠指出,和风电的迅猛发展相比,电网的建设已经大幅滞后,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这不仅制约了内蒙古的风电产业发展,也同样是制约全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此,银联信建议,将风电的电网建设纳入国家电网建设规划。根据国家风电发展规划,修订电网建设规划;为调动电网积极性,加快风电接入系统建设,重新考虑对风电上网的接入费用建立分摊机制等。
“风电的迅速发展正在推动着电网建设的加速和电网调度的改善,我国电网系统将在未来几年内加速完善,并将带来一次新的、巨大的投资机遇。”银联信研究总监丛艳表示。
近几年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对于风电建设的支持热情都在持续高涨,但多仅限于对项目本身的支持,忽视了对项目配套建设的支持。事实上,风电的迅猛发展和电网建设的持续滞后正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于电网建设的滞后造成发电运不出的局面;而离网发电又无法保证发电量的全部消耗,让企业承担了极大的偿债压力的同时,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因此更加难以吸引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入。
“金融危机爆发后,电网公司的盈利情况也不容乐观,这进一步增加了融资的难度。”丛艳说。
但是,国家对于电网建设的投入决心仍然没有改变,电网投资正在缓步增加。据悉,未来几年电网投资都将保持在2000亿以上。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风电发展迅速但电网建设严重滞后的区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快电网建设的速度,巨大的资金需求将为银行带来大量的业务机会。”符文忠预测,电网建设将成为未来两三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的亮点之一,景气度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