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普遍对全球经济失去信心时,亚洲又一次挺身而出,这一切都体现在全球第三大轴承公司铁姆肯的未来计划当中。
面对从2008年第三季度就已经出现的业绩下滑,铁姆肯公司董事会主席沃德(蒂姆)·铁姆肯却神情自若,仿佛从美国金融海啸演变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不曾出现。这是蒂姆第三次来到中国,时间恰好定格在 2008年底这个人心惶惶的时期,他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公司与湖南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铁姆肯湘电(湖南)轴承有限公司的奠基仪式。
作为全球第三大轴承公司,人们对它的担心无处不在,毕竟铁姆肯公司所涉及的领域许多都已经受到经济危机的重创,例如汽车、飞机、家用电器、工业设备等等。当然,蒂姆并不是避讳金融危机对铁姆肯公司的影响,毕竟,现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感受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痛苦。而且,铁姆肯公司2008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让蒂姆难以否认经济危机对公司的影响。公司财务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的营业额为14.8亿美元,而第二季度却是15.4亿美元,2008年前三季度出现连续下滑的车辆设备工业(Mobile Industries Segment)是整体销售额下滑的主要原因。该领域第一季度营业额为6.353亿美元,到了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这个数据则变成了 6.282亿美元和5.39亿美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博世、戴姆勒克莱斯勒、通用汽车等世界知名企业都是铁姆肯的主要客户。
普遍令人担心的国防航空领域(Aerospace and Defense Segment)却出现了罕见的高增长,2008年前三季度比2007年同期增长745%,这主要要归功于2007年底铁姆肯公司斥资2亿美元完成收购的军事、商业航空精密仪器及整合系统制造商Purdy公司。
不过,这并不是感伤或者是心存侥幸的时候,未来的行动才是关键。“如果看一下我们目前进行的投资或是收购计划,尤其是目前在亚洲的发展举措都是着眼于长远。对我们来说,今天和明天的暂时波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后长期业务发展如何。”2005年当选董事会主席的蒂姆自信地表示。在此之前,他在铁姆肯也是战功赫赫。最为人赞叹的一场战役莫过于他主持的关于托林顿公司 (Torrington Company)的收购,这场收购让铁姆肯公司的规模增长了一倍,那时,蒂姆是公司董事会副主席,主管公司战略发展。
实际上,这多少增加了人们的信心。“我们所遵循的投资原则有三条:更偏向工业市场、更加全球化、更高的附加值。你不难看出,未来我们重点的投资方向一定是亚洲;更多的工业市场——尤其是像风能市场;更多投资利用一流先进的技术,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增加价值。”就像蒂姆自己说的,铁姆肯公司早有打算,而他未来的重点就是亚洲,中国则是重中之重。
布局中国
与湘电股份合资建厂就是这样一项重要的长远投资。项目第一期投资额为3800万美元,铁姆肯公司出资80%,新厂生产由铁姆肯公司所设计的将用于制造高性能直驱式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超大型轴承。借助湘电股份在中国市场重型设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铁姆肯公司希望新厂能帮助整个中国风力发电系统,到 2020年实现3000万千瓦时发电量的目标。
尽管目前油价因金融危机从年中的150美元高价暴跌至50美元以下,但石油资源的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商业化开发利用已是大势所趋。铁姆肯公司近年来认识到国内风能行业技术服务正在成熟、政府鼓励政策陆续出台,与风机生产商也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便开始大规模投资。“现在时机很好,所以有了这个项目。未来几年,我们在风能领域还会有更多的投入。”蒂姆叙述着自己的计划。
这是铁姆肯公司进入中国后市场发展重心的又一次迁移。1992年,铁姆肯公司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销售办事处,1996年在烟台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专攻汽车市场,彼时中国汽车业正在迎来爆发式的增长。2003年,铁姆肯公司开展其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从英格索兰那里收购了托林顿公司,于是在中国接收了其在无锡的两家生产汽车轴承和工业轴承的工厂,建立了铁姆肯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但是最近两年,铁姆肯公司在中国发展的重心从汽车市场开始转向航空、风能等工业市场。因为在过去的5年里,全球对轴承需求的迅速增长已经使得许多类型的轴承供不应求,而这一需求主要来自各个工业市场,并且这一需求趋势在亚洲、在中国更加突出,因为这些地区有不断增长的基础建设和方兴未艾的风能产业。
2008年4月,铁姆肯在成都的航空及精密产品中心开业,瞄准中国刚刚起步的飞机制造业,最近中国自主研制试飞成功的支线飞机“新舟60”使用了铁姆肯轴承——事实上全球几乎绝大部分商用飞机起落架的轴承都是铁姆肯公司生产的;2008年9月,一家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大型工业轴承厂在无锡正式开业,成为铁姆肯公司全球最大的工厂。
“我们相信工业市场能够给铁姆肯公司带来更加长期、更好的发展,”蒂姆说,“这并不是说我们不会继续发展车辆设备市场,只不过我们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工业市场。在过去的3到4年里,我们在工业市场的销售每年以20%速度增长,尤其是在冶金行业,发电设备以及其他重工业加工设备方面。”
深入亚洲
北美、欧洲和亚洲,在全球轴承市场三足鼎立,铁姆肯公司是北美最大的轴承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圆锥滚子轴承生产商。在过去的50年,全球轴承业经历了多次行业整合,不少轴承制造公司纷纷出局。蒂姆表示,“这是一个竞争残酷的行业,需要紧跟尖端科技趋势、投入高额成本、拥有优质客户群体,还要有能力应对激烈的价格战。要从投资中获得回报,历来就是极大的挑战。”
据预测,全球轴承市场在未来8年内将增长230亿美元左右,而最主要的发展毫无悬念地来自亚洲。亚洲市场的快速增长无疑反映在市场规模之中,预计到2015年之前,亚洲将占据50%以上的轴承市场。
尽管铁姆肯公司是一家已在27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12个科研中心的全球公司,一些关于亚洲的数据还是让董事长先生印象深刻:亚洲市场如今拥有60%的全球人口、40%的全球采购力、50%的全球固定资产投资,以及50%的全球生产附加值。此外, 53%的原钢、65%的水泥和65%的重型卡车都是在亚洲生产制造的。
更重要的是,亚洲市场的发展远没有结束。尽管近期增速开始放缓,但是亚洲经济体对于轴承的需求在未来许多年内还将不断增长,有两个大趋势正在“助燃”这一增长:第一,中国和印度都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第二,大量的世界制造基地都转移到了亚洲地区。
这两个趋势看起来会进一步刺激市场对铁姆肯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印度正在着手兴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工业化发展,这意味着码头、机场、道路等的兴建将会日益增长,继而钢材、发电、重型卡车以及土方机械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这些市场将会需要大量高性能轴承和特种钢。而在中国,铁姆肯公司的许多中国客户开始以建设世界级品牌为发展目标,自主设计开发,以在国际市场获得与国际公司不相上下的竞争力。铁姆肯公司预计其工程服务和全球支持网络的价值会大幅增加。
除了在日本有一个销售办事处,铁姆肯公司在中国设立了6家工厂,在印度开了2家工厂和一个设计中心。蒂姆说:“今天,我们在亚洲约有670位工程技术人员和一家前沿的全球技术中心。凭借这些投入,我们能够为亚洲客户提供卓越的工程技术支持,按照他们的需求度身定制独一无二的产品。”
迄今已经成立109年的铁姆肯公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好几次经济危机以及一些地区冲突和贸易格局转变,可谓久经考验,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